16:00~17:00
旋律輕輕唱
2023/12/27 (星期三) 時長:00:23:00
自2020年2月起,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每月在花蓮溪口進行廢棄物監測調查,分析2年資料發現,寶特瓶是花蓮溪口廢棄物的最大宗,第二名是菸盒、菸蒂;第三是外帶便當盒、紙碗、竹筷等免洗餐具。再以區域進行分析,溪側跟海側的垃圾種類與來源不同。溪側以民生廢棄物為大宗,約有80%的垃圾有河川漂流痕跡;海側有海漂痕跡的佔一半,乾淨的佔一半;至於北岸消波塊區域,則是有難以清運的建材、事業廢棄物。本集節目專訪黑潮海洋基金會研究員温珮珍,帶您從花蓮溪口的廢棄物監測行動,思考如何處理海洋廢棄物問題。
2022/07/06 (星期三) 時長:00:23:00
受澎湖的美景吸引,攝影師唐采伶來到澎湖定居、成立工作室,也注意到嚴重的海廢問題。因此她成立O2 Lab海漂實驗室,發起淨攤活動,並進一步動手讓這些廢棄物搖身一變成為家飾品,甚至是大型的裝置藝術作品。讓我們透過唐采伶策展之首屆「澎湖海廢地景藝術節」 中的裝置藝術作品,瞭解海廢議題如何以更溫柔的言語,突破同溫層,感染更多人。
2021/06/16 (星期三) 時長:00:23:45
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於2018年成立「海廢塑膠循環經濟聯盟」,協同曾與塑膠中心合作、志同道合的廠商,打造一個結合上中下游的合作體系,讓廢漁網、浮球、保麗龍、蚵殼等海廢能起死回生。
2021/06/09 (星期三) 時長:00:24:30
海保署2020年與專業潛水人員合作清除海底垃圾,清除之海底垃圾重量約41.12公噸,最多為漁網36.51噸(88.79%),可見廢棄漁網的管理問題迫在眉睫。
2021/04/15 (星期四) 時長:00:44:10
海保署去年推動一系列「向海致敬」政策,也採取海洋生物保育與廢棄物處理等行動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