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0~19:00
科技領航家
2024/05/31 (星期五) 時長:0:40:29
都市環境危害可以經過都市計畫去做調適,也需要加入氣候變遷的考量,但是當地住民的溝通更不能忽略
2023/07/25 (星期二) 時長:00:22:26
綠電和「自然解方」兩者企業應該怎麼取捨? 以短時間的單位面積比較,光電和種樹(綠碳)比起來,減碳效益當然比較高,約是種樹的50倍。但其中沒有計算太陽能板製造的碳排、光電板隨時間的耗損減益,以及最後回收報廢的處理。相對自然解方雖然短期減碳效益不如綠電,但有更多長期的附加價值(生態多樣性/防洪/休憩/木材)。
2023/07/18 (星期二) 時長:0:22:00
台灣企業面對減碳已經有一定概念,但若想達到「淨零」、「零碳」的程度,就是一大難題,許多企業會感到「碳焦慮」與「碳壓力」。其實「淨零」不等於「完全不排碳」,而是「碳排放」減掉「碳吸收」等於零。「碳排放」的減量我們很多企業都在努力了,甚至有成績了,但「碳吸收」怎麼做呢? 本集帶您到討論企業利用「自然解方」以「自然碳匯」邁向淨零的原理和實例。
2023/07/11 (星期二) 時長:00:22:17
關於台灣沿岸藍碳的面積變化,根據海保署的調查,海草床的面積變化較大,2016年時曾經發生大規模的海草死亡,面積從5000多公頃,減少到3000多公頃,減少將近2000公頃。
推測原因為海水暖化,2016年為聖嬰年,海水溫度較高,造成海水缺氧,導致海草大規模死亡,是人類活動間接導致。
紅樹林在台灣的保育相當成功,從民國65年來,面積不斷沒有減少還逐年增加,以碳匯角度看,紅樹林碳匯是增長的;但紅樹林的增加也會造成環境和生態的問題,以淡水河為例,紅樹林增加阻礙了河道,若遇上颱風,洪水疏散速度減慢可能會導致淹水。另外紅樹林增加,會影響沙岸面積,導致招潮蟹和候鳥的棲地縮小,影響生物多樣性。因此全面規劃保育的平衡為當務之急。
除了沿岸藍碳,海洋本身也具備「生物幫浦」和「物理幫浦」的減碳能力。其中「生物幫浦」是指廣大的海洋分布許多浮游生物與藻類,它們也會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其中約1%可以透過食物鏈傳遞,把碳元素封存至深海,1%乍看不多,但藻類遍布整個海洋,數量龐大不容小覷,也是一大潛力的自然碳匯資源。
2023/07/04 (星期二) 時長:00:20:33
台灣的藍碳生態系統的面積大概有6350公頃(紅樹林+海草床+鹽沼)。每年可以吸收35萬公噸的二氧化碳,大概等同於25000座大安森林公園所能吸收的碳量,台灣藍碳的潛力相當可觀。
過去台灣重視的「自然碳匯」多半是森林(綠碳),但森林在台灣的覆蓋面積,已達到65%。
想再多種樹、增加森林面積是不容易的。藍碳是我們忽視的潛在碳匯,過去我們沒有將它列入計算,未來勢必會發揮它的功能。根據我們2050淨零碳排的規劃,會需要從自然碳匯補足110萬噸的,藍碳可以滿足三分之一,有很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