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邀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 楊純豪院長分享以下議題:

.分享關於附醫作為 Covid-19指定專責醫院,所肩負起的責任與重擔;也以一路陪伴診治確診等實質案例和小故事分享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附醫作為畢業校友在醫學教育的延伸實證場域,在過去、現在和未來等不同階段,為東部民眾扮演的緊急救援等專業醫療成效和願景規劃為何?

.請分享正計劃中的宜蘭附醫二期改建規劃內容:動機、改建架構和內容、醫療服務效益
.台灣東岸的醫療資源相較於西岸相對較不優渥,可否分享您帶領年輕醫師群服務地方民眾熱心不輟的心路歷程,以及地方民眾對您們的迫切需求和期待?

陽明交大附醫楊純豪院長:未來附醫將成一流醫學中心

國立陽明交大附屬醫院院長楊純豪表示,他還有二年半時間,是否能如期達成,不過未來國立陽明交大附屬醫院將朝向成為國內一流的醫學中心努力。

楊院長說,民國九十七年學校附屬醫院將原來署立宜蘭醫院成立,後床位不夠將延伸新院區,增加為580床,目前舊院區作為長照及年長慢性病為主,新院區則以急診、手術為主,現為宜蘭區域醫院,未來朝向醫學中心努力。14年間附屬醫院已有1300位員工之多。現區域醫院以健保數在全台排行49名仍不斷蓬勃發展中,功能完整的區域醫院。原為陽明附屬醫院現交大與陽明合併成為國立陽明交大附屬醫院。

唯一公立醫院國立陽明交大附屬宜蘭醫院在此次Covid 19疫情時擔任專責醫院,陽性病患都收治此,188位陽性患者,全國唯一未發生院內感染的醫院。

主要當初唐高駿院長、羅世薰院長都經過2003年Sars時期,因此他們接手時,即將疫情部分設計在選築中,目前是全國唯一有將疫情設計內醫院時,即在急診室、開刀房有負壓地區與設備,建築物內即設計在內,經手術後有疫情即可有獨立電梯進入病房,可以說一系列的防疫設計醫院,此設計系統有次評鑑委員還說此設施養蚊子要養到何時。其實大家都沒料到2003年Sars後,會在2019年12月Covid 19開放性肺結核病人。

記得2019年12月Covid 19由大陸武漢起,2020年春節後由武漢專機撒回的民眾,家庭部分由附屬醫院負責,其實當時照顧也不知會出現什麼情況,大家都不知,但在此收治188位未發生院內感染,也沒有因重症死亡病例,同時所有醫護人員沒有一個因治療此病打退堂鼓者。

2020年春節後1月警戒,醫院被成立隔離簡易所,Covid 19疫情剛開始時,大家都非常焦慮,到底是被照顧或被隔離或監視,人際關係十分複雜,疫情狀況也不是那麼明朗,只有靠互信及對醫護人員的信任,醫護人員也是首次遇到此疫情,每天都是受到挫折,不過都以堅持專業,不能沉淪或普世觀念,結果團隊發揮效率,至今都沒有第一線人員退出

其中第一批離開有位小朋友以臘筆畫了一幅畫,由窗戶看到每天穿著隔離衣醫療人員忙進忙出工作、搬運物品及運送食物等等,後送給醫院,小孩以此表達對醫院醫療人員辛苦表示感謝,拿到此畫時真是令人感動。

國立陽明交大是一個教學與研究的大學,合校後其附屬醫院也是教學與研究並進去進行,帶給的改變,如高量建構PCR,地方政府補助250萬元,將陽明校區PCR記憶體中心搬至附屬醫院完美給合,一天即可以檢驗1500個,將學校記憶體中心與現場PCR建構給合足夠服務疫區。

學校新竹、台北、宜蘭說近不近說遠不遠,隔離、採檢及壓制下來,防疫就如同作戰,陽性在外多就要多花資源,因此採檢隔離很重要,學校追求真理與理想,附屬醫院學校訓練出教授副教授就事論事,也要靠証據對症下藥,因此數據運用在醫院很重要,真理可以解決危機。醫院的資訊靠著雲處理即可將距離拉近且甚為方便,同時交大在資訊方面是強項,對醫院協助更大,危機處理更方便。

醫院第二期規畫有迫切性,主要是需求增加,運作不夠,急診喊暫停,將增加急性病床499床,同時成立宜蘭地區第一個燒傷治療中心及加護病房,功能床等擴及使病床達880床。二期新的建築硬體外,勢必將一、二期重整,依功能性、方便性及動線等挪移以兩個建築整合性運用。

第二期將興建醫療大樓及職工宿舍等,行政院、教育部及地方政府都積極協助,不過公共工程造價漲得太多,行政院也予以修正等,期望早日興建完成,學校附屬醫院在此除了科系、人力、照顧完整成為完整的醫療院所。

據了解宜蘭地區罹癌比例與其他縣市都差不多,其實附屬醫院百分之九十五也可以治療。其實目前許多政經地位頗高的退休人員都居住在宜蘭,慢性病跨縣就醫對民眾是一種大負擔,國家都期望就地就醫。

附屬醫院數位系統建構後,合校後將是醫院的強項,附屬醫院與陽明、交大都能平行進行,宜蘭地區有些重大災難普悠瑪等都在此處附近,附屬醫院能夠發揮成效,也是地方之福。宜蘭急救系統做得不錯,不過雖然目前附屬醫院是區域醫院。但相信未來將成為國內一流的醫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