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第28屆氣候大會(COP28),在杜拜時間13日正式落幕。
COP28是全球簽署《巴黎協定》之後的首次盤點,在會議上檢討審視人類減碳的情形,並訂下之後的調整目標,希望最後可以達到《巴黎協定》「將全球平均升溫控制在攝氏 1.5度」的目標。
COP28上 各國對於再生能源和核能的態度為何?
核融合的發電技術被寄予厚望,小型核電廠 SMR 也在大家的討論和期待之中。
台灣適不適合發展小型核電廠 SMR呢? 我們可不可以從各國經驗中找到適合我們的路線?
趙家緯博士日前從杜拜回國,本集零碳未來,我們就來請教趙博士,他在COP28現場的所見所聞,以及今年的會議重點和各國減碳的進度和檢討。
來賓: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 趙家緯博士
本集節目要點:
- 今年的聯合國第28屆氣候大會(COP28),有討論到全球的「氣候調適」,其中較具體的目標是,「2027年前建立早期災害預警系統」,這是台灣後續和友邦可以合作努力的方向目標。
- 台灣目前的能源占比,最大的使用量是石油, 因為我們有規模龐大的石化業;但就電力來看,截止到2023年10月,煤的部分占比為43%、天然氣增加到38%,期待以上兩者可以黃金交叉,核能發電占比為6.3%、再生能源9%,也期望年底再生能源的發電占比可以達到10%門檻。
- 「小型核電SMR」強調的優點是興建難度較低,也因為較小,有人提出是否可以模組化生產,設在工業區裡面。
但「小型核電SMR」較一般核電廠,也減少了規模化的效益,發1度電的成本一定比一般大型核電機組高,不會是實惠的選項。
- 趙博士表示,根據美國前核能管制委員會主委的研究,「小型核電SMR」的核廢料所產生的影響,為一般大型核電機組的30倍,在核廢料處理的挑戰並沒有比較小。且「小型核電SMR」若想設在工業區,就要考慮到「緊急應變安全距離」的問題,尤其工業區多石化產業,公共安全問題不可不慎,整體看來,並不是完美的選項。
- 但還是要肯定「小型核電SMR」的相關研究和技術推進,雖然目前距離商轉還是有一大段距離,不是我們減碳淨零的理想選擇,但技術發展和進步,還是有機會讓它成熟,各界持續的討論也是我們邁向零碳未來一個必要的過程和動力。
更多科技趨勢https://pse.is/4drbp9
留言心得回饋 https://pse.is/4ee2ft
異業合作洽詢 service@ic97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