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海風、奇岩怪石,山川與海洋共舞,北海岸散發出迷人的自然韻味。
2023年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發想源自於台灣北海岸特殊的自然以及人文景觀,透過展覽主題「品溫度」,探討地方上的人文以及自然環境關於溫度的感知與想像。
新北市的觀音山,石門的白沙灣、富貴角公園,金山的朱銘美術館、法鼓文理學院、跳石瞭望台,再到基隆的情人湖。2023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邀請7位藝術家,創作8件作品,打造一趟溫熱的藝術之旅。
這溫度包含著歷史詩篇般的回憶,也有地質壘變給予的自然風光跟生活型態。現在就讓我們跟著策展人黃榮智、羅景中,品味不一樣的北海岸溫度。
💗 不可錯過精彩內容 💗
- (03:24) 本次藝術季有黃榮智、王弘志、羅景中三位策展人,彼此工作很有默契
- (09:29) 藝術季是朱銘美術館擴大社會參與的具體實踐
- (15:14) 從老家到海邊走路5分鐘,孩子可以在海邊滑沙
- (20:07) 藝術家和策展人都很用力在理解在地,希望提供觀眾探索地方的獨特路徑
- (23:36) 走出美術館外,對策展人與藝術家都帶來更多挑戰
- (31:35) 溫度可以是身體感知、氣候上的溫度,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感情表現
- (36:09) 藝術家陳依慧位於情人湖的作品〈酒窩〉,發想來自笑容與水面上的漩窩
- (38:31) 在白沙灣,藝術家廖琳俐〈時空聚合〉讓陽光變成了柔軟的物質灑落在觀眾身上
- (43:22) 創意關鍵詞:混地方、轉換視線/視角
- (49:36) 令人感動的是藝術家在創作中克服環境限制的努力
范承宗〈筌屋VIII金山〉受雕塑家朱銘的作品影響,以幾道切面構成造形,產生筌屋的入口、牆與窗,他所創造的筌屋並不用來抓魚,而是企圖捕捉人們的好奇,引人如魚般游入其中。(照片提供:朱銘美術館/朱銘文教基金會)
田原唯之〈榕樹林中的思考交匯點〉設置於榕樹林中,藝術家思索著未來──在自然與人類社會之間──應該繼續共同創造新的交匯點。(照片提供:朱銘美術館/朱銘文教基金會)
淀川技術〈台湾の飛魚〉將撿拾而來的廢棄物改造成雕塑作品,讓原本失去溫度的物件,透過巧思重新展現生命力。(照片提供:朱銘美術館/朱銘文教基金會)
陳依慧〈酒窩〉的發想來自笑容,也象徵大地帶給人類無限的豐盛。漩渦造型也代表著期盼「自然」與「人文」關係,能朝著永續轉動。 (照片提供:朱銘美術館/朱銘文教基金會)
廖琳俐〈時空聚合〉匯集白沙灣各種不同時間與空間的風、海、光、沙,觀者的身體可以自由進出作品內外,穿梭在北海岸微波蕩漾的色光變幻。(照片提供:朱銘美術館/朱銘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