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課輔志工隊課輔社社長林育任、竹東家扶中心大隊長林子安:讓孩子有正向的人生目標和方向

「工研院課輔志工隊」有好幾個隊伍,無論是八五山、善牧德心之家或竹東家扶中心等,不同隊伍從課輔過程中會看到不同孩子的帶法及教學方式,每次都有不同挑戰,對志工來說也是學習。

工研院致力推動「將科技帶到偏鄉」,讓孩子們擁有學習科技與技能的環境,課程第一節是一般課輔,第二節是特別活動,其中分電腦課、自走車課等。我們將平日工作上寫程式的專業邏輯能力,應用在自走車課程,規劃讓孩子們自行組裝,瞭解車子有什麼IC零件、輪子、皮帶等。之後藉「方塊寫code」的方式慢慢組成一個邏輯,使得車子可轉彎或是閃燈等多個花樣。而家扶中心則有畫畫、烏克麗麗等,希望小朋友將課程中的收穫,回推到功課和生活,讓功課變更好,透過表演對自己更有自信,在班上人緣也變好,這便是志工隊的價值和持續進步的動力。

竹東家扶中心大隊長林子安說,目前持續投入的社員近二十位,每次課輔時間平均為三小時。八五山的課輔隊,週三晚上在尖石,包含交通時間需花四小時的時間。竹東課輔,約花三小時。週六早上,大家還在睡覺,工研院課輔志工隊用三小時陪伴孩子們或念書或才藝或其它課程。工研院課輔志工隊招募新血輪時,會告訴志工們「請依自己意願選擇想去的地方,因為每個地方的學生屬性、年齡不同,從國小到高中,偏鄉到經濟弱勢、學習弱勢」。與不同機構合作,因不同機構所著重的課輔內容不同,有重視成績,也有培養品行等。所以在不同機構也需要和志工磨合。

服務山上的孩子時,由於家庭教育或生長環境的關係,常遇到「孩子難以靜心」的困難,老師們都感到很挫折。其中有個孩子整學期都很吵,所以我們也很難給他好臉色,但是成果發表會上,這孩子說「其實我知道我平常都很壞很吵,

但我知道老師對我很好」然後就哭了。大家很驚訝,也從中瞭解到當我們引導孩子或告訴孩子的話,表面上,孩子無法遵守或不理會,事實上有聽進去並感受到我們真心付出的關懷。這些存在於孩子內心較深層的部分,平常可能因害羞抑或不知如何面對、改變,所以沒有顯現。這需要時間,才能看到一點點緩慢的改變。

課輔社副社長林育任表示,首次新老師上山,孩子們十分好奇問許多問題。我們將孩子們當自己的家人,雖是課輔性質,但先交心接著才能做課輔、教導。交心過程中發現,孩子們的父母有些與志工同年,約26、27歲,但資源不夠,所以時常有婚姻離異抑或單親、隔代教養的狀況。這讓我們很感慨,並認為需以父母的角度更加關心愛護孩子們,藉由課輔課程,給予孩子們缺少的東西。

有次,遇到一個小六的單親家庭的女孩,她覺得單親家庭讓她很獨立,並讓自己有辦法處理很多事情,也讓兄弟姐妹感情變得比較好。我們知道後很訝異,因為這些可能是我們18歲才會想到的事,但是這孩子現在才11歲。從此,我們志工的目標從「告訴孩子什麼是正確的人生方向」調整為「讓孩子有比較正向的人生目標和方向」,期許孩子未來都能有較好的生活能力及性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