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0~19:00
科技領航家
主持人: 袁常捷
2022/09/28
00:23:00
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環境保育部主任葉再富:「提供一個各位很容易做到,能保護自己也能保護地球的事情,就是『不要亂丟垃圾』。只要正確處理我們周遭的廢棄物,像是塑膠袋、寶特瓶、吃的東西等,就可以減少出現在自然環境、河道海洋裡面的垃圾,對我們來說也就達到保護環境的效果。因為這些廢棄物數量可以減少,我們就可以有更好的生活環境。」
2001年12月1日起,關渡自然公園由臺北市政府委託,交由台北市野鳥學會經營管理,成為全臺首座完全委託民間經營管理之生態保育區。經過21年的耕耘,關渡自然公園已經成為北台灣重要且可探索、可親近的環境學習場域,許多民眾來此學習並體驗溼地的美好,更成為政府、學校、機關、企業推動環境教育,進行相關訓練的協力幫手。
1863年,博物學家、英國駐台副領事史溫侯(Robert Swinhoe)搭著小船從淡水出發,沿著淡水河往上游前進。在經過一道狹窄的隘口時,兩岸上萬隻的候鳥受船槳的落水聲驚動而飛起,沼澤的天空中全是密密麻麻的鳥兒身影,鳴聲不斷。
這片沼澤,就是關渡濕地。現在這裡成立了「關渡自然公園」與「關渡國家級重要濕地」,成為過境候鳥的絕佳旅館。
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環境保育部主任葉再富表示,當冬候鳥隨著東北風抵達北台灣時,部分鳥類便會沿著大屯山系的邊緣進入關渡、五股一帶濕地停棲休息、補充能量,因此關渡自然公園可以說是候鳥南來北往重要的補給站。
這麼有價值的關渡濕地,卻因為人類的行為受到傷害。包括流經此處的貴子坑溪與水磨坑溪,帶來了工業及家庭廢水,加上關渡的農田在土壤鹽化而廢耕後,許多不肖業者在農地上傾倒垃圾、鋼筋廢土。看到這樣的景象,保育人士與鳥友憂心忡忡,1980年代開始發聲希望保護這片環境。
經過20年的爭取,關渡自然公園終於成立,並於2001年正式對外開放,委託台北市野鳥學會經營管理。現在的關渡自然公園,已經成為大台北重要的自然學習中心,園區劃分為主要設施區、核心保育區、永續經營區、戶外觀察區等區域,各區皆依地景環境與經營目標進行棲地維護。
在財務上,台北市野鳥學會以百分之百盈餘回饋及自負盈虧的方式經營關渡自然公園。除了政府的補助與營運、教育活動的收入之外,還有民眾的捐款及企業的贊助支持,共同成為守護關渡濕地的重要力量。如緯創人文基金會在2022年開始啟動「月池埤塘認養專案」,協助進行主要設施區「月池」的生態調查、棲地保育工作。
就讓我們前進關渡,讓葉再富主任告訴您關渡自然公園成立的這段歷史,以及園區內綠地養護、水田管理、棲地維護等工作執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