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17:00
旋律輕輕唱
主持人: 袁常捷
2023/09/06
00:23:00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林大利:「我們的每一天生活,都需要跟農業在一起;沒有農業,我們的一天就無法開始。如果要讓我們的農業能夠更永續,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把我們餐桌上的飯菜全部吃乾淨,這就是落實永續一個最好的做法!」
第15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BD COP15)於2022年底召開,通過歷史性的協議《昆明-蒙特婁生物多樣性框架》,公布重要的藍圖目標:30 X 30,亦即2030年之前要實現30%陸地與海洋都受到保護,且須兼顧保護區的品質。另外在2050年目標中,有一項與農業有關,就是確保農業、水產養殖、漁業和林業的區域的永續管理,特別是透過對生物多樣性的永續利用。
你有聽過生物多樣性友善農業嗎?
農業的開發造就了人類的文明,卻也影響了許多動植物的棲地。若能以維持永續的方式來經營農業,將使農業不只提供糧食,且能有利於生物多樣性保育。因此,生物多樣性友善農業是未來農業的重要趨勢。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以下簡稱生多所)助理研究員林大利指出,我們會聽到很多對環境友善的農業方法,各自有不同著重的面向。生多所目前推動的生物多樣性友善農業,訴求對農業環境裡的野生動植物帶來直接幫助,讓農田更進一步成為許多野生動植物的棲所。
但農業是重要的經濟行為,生物多樣性友善農業也可能有影響產量、降低農民收入的疑慮。林大利老師表示,推動時希望避免對務農過程產生過於劇烈的影響,如大幅提高成本,或導致產量產值驟減。因此生多所在農田進行相關試驗時,都必須先與農民充分溝通,並請教農業專家。
生多所的研究團隊在花蓮的水稻田、文旦田,分別設置了猛禽棲架與「青蛙浴缸」等友善裝置。林大利老師說明,猛禽棲架上裝設了紅外線自動相機,顯示棕背伯勞、紅嘴黑鵯和烏頭翁都經常使用棲架,也曾於夜間拍攝領角鴞和褐鷹鴞。至於青蛙浴缸為設置於地表或地面的水桶,加以簡單佈置,營造蛙類喜愛的微棲地,也順利吸引蛙類進駐使用。
本集節目邀請生多所助理研究員林大利,帶您認識生物多樣性友善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