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17:00
旋律輕輕唱
主持人: 袁常捷
2020/09/09
00:25:31
台南社區大學環境小組研究員晁瑞光:「在這邊呼籲大家減少廢棄物的產生,我自己做了一個實驗,就是我可以重複使用塑膠袋,用過的塑膠袋把它摺一摺放進袋子,當我要再用的時候就把它拿出來。因為我沒辦法不使用塑膠袋,但是經由我的重複使用之後,我的最高紀錄是重複用了50次,也就是說我減少了50個塑膠袋垃圾的產生。這件事我做得到,大家也一定做得到!」
台南市安南區、安平區、南區近海一帶的牡蠣採用浮棚養殖法,養殖面積約1400公頃,蚵棚9000多棚,年產值超過6億元。然而浮棚養殖傳統使用的保麗龍缺乏妥善管理與回收,部分廢棄蚵架也棄置於海岸,造成了環境問題。
牡蠣是大海的牛奶,滋味鮮美是眾多老饕最愛。但你可知道,浮棚養殖牡蠣所使用的蚵棚與保麗龍,正在污染我們的大海?
台南市牡蠣養殖業興盛,產量為全台第三大,僅次於雲林縣、嘉義縣。在安南區、安平區、南區近海一帶,即曾文溪口往南到二仁溪口的近海牡蠣養殖,採用浮棚式養殖法,養殖面積約1400公頃,蚵棚9000多棚,年產值超過6億元,相當可觀。
然而,浮棚養殖傳統上使用大量保麗龍提供蚵架的浮力,造成牡蠣收成之後,不少蚵架和保麗龍被棄置,保麗龍碎屑散落在沿海沙灘,讓台南沿海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不僅難以清理、有礙觀瞻,更造成海洋汙染、生物誤食等危機。
台南社區大學環境小組研究員晁瑞光長期追蹤此議題,發現每年5、6月棄置情況達到高峰,用過的蚵架被堆放在海邊,有3、4公尺高,且綿延數公里,加上許多保麗龍隨便丟棄於海灘上。甚至有回收業者違法使用保麗龍助燃,夜裡一把火燒光竹架,隔天撿拾剩下的鐵絲變賣。
另外,在養殖過程中,蚵農會將附生在保麗龍的生物刮掉,或在蚵架下方抽放保麗龍,這些動作都會產生非常多的保麗龍碎屑,造成海洋嚴重汙染。
為此,台南市政府訂出「淺海牡蠣養殖管理自治條例」,希望以總量管制、保麗龍護套和回收獎勵等作法來減低養殖對環境的負擔。不過在應用上,保麗龍網套反倒容易附著浮游生物,也容易被竹子割破,無法完全解決問題。回收管理方面,市府提供了保麗龍回收每塊30元的獎勵,但相較於一年總淘汰量約4萬塊,每年僅回收8千至9千餘塊保麗龍,顯見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在替代浮具的使用上,市府推廣PE浮筒與EPP發泡塑膠等,成本約為保麗龍之3至4倍。為提高蚵農使用誘因,農業局今年編列200萬元經費,由政府補助2/3費用,漁民自付1/3,初步估計可補助225棚。然而PE浮筒在蚵農使用上較為不便,EPP發泡塑膠仍有碎裂之疑慮。目前台南市政府委託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針對改良式浮具進行各種物理化學項目測試,協助訂出浮具相關標準。
其實,牡蠣不只是食物。晁瑞光指出,廢棄蚵棚可以做為生態浮島,包括日本、美國、中國都以牡蠣礁復育海洋生態。此外,牡蠣養殖的過程對環境非常友善,牡蠣不僅可淨化水質,蚵棚底下也吸引許多生物棲息,有著豐富多樣的生態,蚵棚更可減弱海水波浪作用。若是將牡蠣養殖朝向定置、長久的觀光漁業方式發展,結合觀光遊憩、水上及水下活動,應可達經濟、環境、觀光之三贏局面。
本集節目專訪台南社區大學環境小組研究員晁瑞光,探討牡蠣養殖如何達到經濟收益、環境友善的共生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