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有「千塘之鄉」美名,但你知道嗎?桃園可是曾經有上萬口埤塘!

桃園大部分地區為台地地形,因為水文環境的限制,先民拓墾耕種取水不易,便挖掘埤塘儲水灌溉;當時埤塘皆為私有、小規模,數量最多時高達萬口。在日治時期,日籍韓裔技師張令紀負責規畫桃園大圳,引大漢溪(大嵙崁溪)的溪水,透過東西向的桃園大圳與12條南北向的支線,串連埤塘,將桃園北區的埤塘化零為整,也讓旱田水田化。至於1964年完工的石門大圳,則整合南區的埤塘及古圳路。而這些埤塘與圳路,就肩負著桃園農業灌溉的重責大任。

跟著長期研究桃園埤塘的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特聘教授陳其澎,走訪位於蘆竹區文新街上的桃園大圳2-7號埤塘,聽他述說桃園埤塘的故事。在這裡,可以看到都市與農田鑲嵌在同一片地景中,也可說是桃園埤塘變遷歷史的縮影。

桃園大圳2-7號埤塘古名為八股埤,俗稱長埤,於清領時期便已形成,如今可在此見到都市與農田鑲嵌在同一片地景。

陳其澎教授解釋,2-7號埤塘俗稱「長埤」,原本一路延伸到現今文中街位置,但後來將部分區域填掉,興建了文中山莊社區。站在埤塘邊,向東方望去,國道2號另一側是中路重劃區,已從土地上長出一棟棟的高樓;往北側與西側看,則是傳統的農業景觀,有的稻田已經插上了秧苗。而這些農田的用水,就是來自埤塘與桃園大圳。

現在,隨著社會經濟的轉型,埤塘的灌溉功能愈趨式微,許多工程建設也把埤塘填掉,埤塘地景逐漸消失。因此,陳其澎教授領軍的團隊,正努力透過「一埤塘、一學校、一社區」行動,找回民眾與埤塘的連結。

桃園大圳2-7號埤塘的今昔對比,右方為日治時期地圖,可見過往埤塘一路延伸到現今文中街區域。

所謂的「一埤塘、一學校、一社區」,指的就是一座埤塘,由鄰近的一間學校、一個社區關注守護。為了推廣這樣的理念,陳其澎教授走進許多小學、國高中、大學,演講教授如何將學校旁的埤塘,作為重要的教學場域。學校把埤塘變成教室,同時學生也將對埤塘的關注,擴散到家庭、社區。後續教育部推動大學社會責任USR實踐計畫,中原大學設計學院也以一埤塘、一學校、一社區展開串聯,守護埤圳地景、傳承文化。

現在就讓我們跟著中原大學陳其澎教授,認識桃園埤塘的歷史與變遷,也發現埤塘的當代價值。

由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電子工程系與土木工程系師生組成的跨領域團隊,以「埤塘物聯網」模型探討水質、水位監測及疏洪治理,協助打造韌性桃園智慧城市。(照片提供:中原大學埤圳USR計畫)

武陵高中開設「埤塘學」課程,跨學科帶領學生認識埤塘,榮獲教育部教學卓越金質獎肯定。(照片提供:中原大學埤圳USR計畫)

陳其澎教授(站立者)以「一埤塘、一學校、一社區」計畫,鏈結馬來西亞思特雅大學(Universiti UCSI),深入交流兩國水域城市的文化傳承、地景永續議題。(照片提供:中原大學埤圳USR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