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0~19:00
科技領航家
主持人: 彭宗平
2017/11/20
00:21:40
城鄉風貌可以說是自然景觀、人文景觀與生活文化景觀所構成。然而,台灣因為對自然人文景觀這些公共財重視程度不足,被批評為「擠、亂、醜」。我們是否有機會改善?
前營建署署長黃南淵,由台灣的城鄉風貌出發,談到居民生活文化如何影響城鄉。他並強調美學的重要性,認為環境美學應有品質上的客觀標準,而不僅是主觀的美感。他也以從事公職幾十年的經驗,談到日本的「視覺走廊」觀念、台北市的信義計畫等,兼具理論與實務。歡迎收聽!
引言:
主持人彭宗平教授(以下簡稱彭):
歡迎您收聽《台灣的明天.明天的台灣》,我是彭宗平。我們這一季要討論的主題是邁向先進文明的社會。涵蓋的議題包括國民性與社會文化、群我倫理與社會規範、西方社會借鏡、城鄉與環境美學、生活美學等。我們首先邀請的貴賓是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所長,也是中央研究院院士黃樹民教授,討論「國民性與社會文化」。其次我們邀請了宏碁集團的創辦人施振榮董事長,談「群我倫理與社會規範」。前兩個禮拜我們邀請了旅居德國的胡昌智教授,來談「西方文明社會的借鏡」。今天邀請的貴賓是前營建署署長黃南淵,來討論「城鄉與環境美學」。署長,歡迎您到我們節目來。
來賓黃南淵署長(以下簡稱黃):校長您好,各位聽眾大家好!
彭:黃署長從成大建築系畢業後,就進入政府部門任職,曾經擔任台北市政府建管處處長、工務局副局長、副秘書長以及內政部營建署署長,在1999年退休。他在署長的任內,規劃我國第一份營建政策白皮書,而且推動城鄉景觀風貌改造運動計畫,完成許多重要的營建法案,包括都市更新條例,促成空間容積獎勵。在台北市政府任職期間,他參與了台北市信義副都心的計畫,成為台北市政府現代化建設的一個代表。
他從署長退休之後又發起、創立「台灣建築美學文化經濟協會」,希望帶領台灣建築開發業者,創造建築美學的新紀元,並接軌國際。所以署長在這幾十年的生涯,對台灣的城鄉與環境建設投入相當多的心力。
1. 城鄉風貌與生活
彭:署長您是不是可以先和聽眾談談,城鄉環境的美學,對於現代先進文明社會的重要性?
黃:過去很少聽到把城鄉風貌與先進文明社會相提並論,所以我非常敬佩彭校長的觀點。城鄉風貌是自然景觀、人文景觀與生活景觀所構成。具有令人賞心悅目、感受愉悅的環境,不僅有助於生活文化品質的提升,更是構成城鄉魅力的重要因素,也成為吸引觀光客的關鍵,因此可視為提升國家競爭力的一環,值得我們重視。
彭:署長,台灣還沒有開發之前,葡萄牙人經過,就說台灣是Formosa美麗之島,可見當年是非常美麗的一座島嶼。後來漢人漸漸移民到台灣,經過日據時代到國民政府,從農業進展到工業,從鄉村邁向都市化,現在走向國際化的發展趨勢。我們觀察台灣的城鄉風貌,也隨著不同的時代有所演變,您能不能回顧一下?
黃:台灣雖然地狹人稠,植物的物種卻非常豐富,是一座生物多樣化、四周臨海、自然景觀優美的島嶼。由於經濟發展、都市化快速,生活水準提高,造成高密度發展又擁擠的居住環境,當然也產生了一些副作用。譬如說違章盛行,產生一種違章文化,使都市景觀、農村風貌都受到污染與破壞。
另外,對於公領域的公共景觀,大家的重視程度有些不足,過去受到國際友人批評為擠、亂、醜,最讓我感到難堪。如何提升大家的公德心,建立重視城鄉景觀風貌的民族文化,相信是關心城鄉發展的人士所注意的重要課題。所幸近二十年來,大家也注意到一些變化,隨著國人開始尊重自然生態,現在的海岸線景觀為之煥然一新,是最令人感到愉快的一件事。
彭:談到城鄉風貌,它與我們居民的生活習慣、風俗習慣和文化,是息息相關的。什麼樣的居住環境,就會造成什麼樣的生活;不同的生活型態,又會帶來不同的生活品質。我們談到先進文明的社會,就是希望讓國人重新省思,我們的生活應該有怎麼樣的品味與品質,甚至能夠談到生活美學,讓國民的素質、素養能夠提高。所以,您怎麼看整體城鄉風貌與國民的生活習慣、社會文化之間的連結性?
黃:前面我提到城鄉風貌包括自然環境景觀、人文環境景觀以及生活文化環境景觀,所以生活文化是構成城鄉風貌重要的一環。如果生活文化重視公共景觀,帶來乾淨、井然有序的市容,自然有助於提升城鄉景觀風貌的文化風格。現在國人最喜歡聽到的一句話,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表現出富有人情味的生活態度,也是值得國人驕傲的生活文化的一種。
如何營造、改善我國的城鄉景觀,一直是我服務公職以來的一項夢想。如果能夠把欣賞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變成生活的一種享受,想必城鄉會呈現另一種面貌,也必定會成為大家所喜愛的環境。但是我想,城鄉風貌的形成如同文化的形成一樣,是一種緩慢的過程,大概有三個因素,第一點是取決於社會大眾的生活價值觀,第二點是對生活周遭環境品質的關心度,第三點是政府施政的態度與方向。
2. 台灣城鄉規劃之不足
彭:您剛才強調台灣的自然景觀非常美,也提到大家在談,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黃:對。
彭:可是我們看到台灣社會的發展,從鄉村到都市化,但都市化以後,很多人是把鄉村的生活習慣帶到城市來,把農家的生活習慣帶到工業都市裡,像我們早期蓋房子有豬舍又有農舍,要養雞養鴨等等,著重它的實用性,就不會想到美的問題。現在即使到了城市,我們還是強調實用性與方便性。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騎摩托車,就停到店家門口來買東西,就算開車還是停在店門口,造成都市景觀的「亂」。強調實用與方便性,是不是影響到我們的都市景觀?
黃:那是當然的,台灣因為地狹人稠,都市與鄉村非常的接近,不像國外那些土地寬廣的國家,我們的都市和鄉村幾乎是連接在一起的。
彭:是。
黃:加上我們過去不太重視都市計畫,我們都市計畫單位的成立都是近十年的事情,早期是編制很小的都市計畫科,現在改為都市發展局,有了比較多的人力,才能真正做都市計畫。在過去的都市計畫科,只管建築線的測定、提都市計畫審議都已經忙不過來了。除了台北市於民國56年改制,大約五十年前,台灣省政府只成立了都市土地勘測大隊,而不是都市計畫局或都市發展局。這樣的制度,導致我們對都市的計畫非常不足,結果道路系統也沒有做好。譬如說到目前為止,我們的縣道,一直都沒有劃定人行道。
彭:是。
黃:最近我常常看國外的自行車競賽,拍出整個歐洲的風貌,所有的道路邊一定有人行道。我在四十年前,國家派我到薩爾瓦多開會,或到瓜地馬拉,看到兩百年前的石頭路,旁邊都有一公尺左右的人行道。早年那是馬車的車道,連它都有人行道。所以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我們的鄉鎮長到現在還不重視人行道的開闢,放任行人走在車縫裡的情況繼續發生?
彭:是。顯然我們過去的生活習慣,也影響到我們的城鄉規劃。
3. 有品質才有美感
彭:署長,我們知道您對城鄉與環境美學非常在意,我讀過您的一本大作《建築美學的春天》,可見您在從事公職這麼多年以來,一直非常強調美學,甚至您在退休之後還發起、創立了「台灣建築美學文化經濟協會」。能不能就您的觀點來談,城鄉與環境美學最重要的內涵是什麼?
黃:早在民國84年,我有機會到營建署工作,就立刻召開全國性建築會議以及綠地會議,完成第一部「營建政策白皮書」。
彭:是。
黃:接著在民國86年9月,我向行政院提出「城鄉景觀風貌改造運動實施計畫」,建設具有文化、綠意、美質的新家園。在計畫裡面可說與時間賽跑,力求提升台灣的生活品質,掃除擠、髒、亂、醜,營造獨特而有風格的城鄉,優雅而有品味的生活環境,建立全民健全生活的環境觀,重整地方歷史文化記憶空間及生活秩序,藉此奠定國家競爭力基礎,改善國際形象。其中,將城鄉風貌定義為城鄉景觀給人在視覺上的整體意象與記憶,這是我參考各方論述寫下來的定義。
所以,我將景觀內容分為:人文環境景觀、自然環境景觀、生活文化環境景觀等三項景觀資源,這些可視為環境美學的內涵。此外我認為,環境美學不該僅僅指主觀的美感,而是一種具有客觀標準的美感。所謂優美的環境,意指具有生態綠意,生機盎然、孕育無限生機的環境,也是充滿風土文化特色的環境,含義非常廣。所以我們一定要從比較廣闊的視野來談。
譬如說,以前關於美學的教育一直有爭論,我的同事漢寶德,可以說是台灣建築界、學術上具有領導地位的人物,他就一直談到美育的問題。其中一句話讓我感觸很深,記得當時我們談到,景觀系有位教授提出英國一所中學的校訓,用英文講是”You should know the beauty, when you see it in all your life.” 意思是說,在你的一生當中,必須學習判別什麼是美的事物。這是英國中學的校訓,可見我們的美學教育是有待努力的。
以上我對環境美學有一番解釋,但是我想僅就「美學」這兩個字再做解釋。一般來說,美感是主觀的,對,沒有錯,但是美學是先有品質才有美感。當品質具備了,再加上美感才叫做美學。所以美學有客觀的標準,因為品質是客觀的。
彭:的確,漢寶德先生一直在提倡美學,強調美育不只是在學校裡面學美術,他覺得很重要的一環,是學習如何欣賞美,這可能是更重要的。
黃:對。
彭:但他也發現到西方的教育中,培養小孩子的美是從工藝開始。所以他覺得怎麼樣讓人們做出好的東西,把自己的想法落實在所創造出來的物件,營造出自己的美感,這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向。
4. 師法國外經驗
彭:剛才您也提到,您在20年前向行政院提出「城鄉景觀風貌改造運動實施計畫」。能不能也和我們分享,您從事公職長達四十年,其中與城鄉、環境、美學相關的經驗?
黃:每一位投入公職的人,至少都有一份專業的理想。我學的是建築,走出校門就選擇以公共服務為職志。尤其是五十年前公費赴日研修後,看到日本在政府的機制、都市的乾淨度都非常先進,我早上起來從旅社望出去,在地面、屋頂看不到任何違建或者堆積物,覺得非常的佩服。相反地,台灣的地面一定堆滿物件,屋頂的違章更不用說了。
另外,我覺得日本有非常好的一個計畫,就是以富士山為視覺景觀地標的「開放空間計畫」,任何開放空間只要能夠遠望富士山,都作為視覺走廊計畫的一環,不可以有任何建築物擋住富士山,通通要避開,留出開放空間。就像法國巴黎,面對舊凱旋門與商業區的新凱旋門,在視覺走廊上不可以有任何建築物。
彭:對。它叫做La Defense(拉德芳斯)新凱旋門,我第一次去印象非常的深刻。
黃:印象深刻,我去了幾次,就是覺得感受不一樣。但我們國家到現在為止,沒有人去做這樣的一個計畫,所謂視覺走廊,沒有人去關心。回顧當初我在日本學習了幾個月,受到相當大的衝擊,所以在返國後,希望可以從建築法規著手,而參與建築法規、都市計畫相關法規的擬訂工作。
民國71年,我代表建築協會接受當時的經建會委託,負責草擬目前還在實施中的「建築技術規則設計篇」,可以說我一個人完成了草案。當然,後來在經建會有十幾位委員參與討論,我一個人面對這些人,解釋我為什麼這樣訂。因為當時我也開始在大學教營建法規,投入了時間研究,所以我非常熟悉日本的法規,包括制訂的理由在哪裡等等。雖然直到今天,台灣的視覺走廊觀念還有待加強,但光是建築技術規則的設計篇,對我國建築安全與品質的提升,已經有相當的正面影響,也算是對社會比較有具體貢獻的工作之一。
5. 推動都市計畫與法令修訂
黃:同時,我也開始關注都市設計,關心如何形塑都市的風格與風貌。譬如,街廓的規模要設多大?因為要知道未來蓋多大的房子,才規劃多大的規模。像我們信義計畫副都心就是如此,建築基地大小的取測,非常重要。舉例來說,我們不能隨便劃一個很狹窄的街廓,將來要蓋大樓怎麼辦?因此,建築量體、空間景觀品質等因素都要考慮。
此外,也要考量商業區、徒步區的設計。像我們的信義計畫區,在全台首先設置15公尺寬的徒步區,在裡面種樹,才有今天人們走在台北信義徒步區的舒適與自在。當時我們又規定建置天空走廊,從天空走廊往下看,人群萬頭鑽動的景觀,也讓人覺得非常的exciting(興奮),這就是都市計畫帶來的效果。如果沒有徒步區計畫,人就不可能在這條街道上活動。所以,無論商業區、徒步區的設置,以及周邊配套的系統、交通便利性等,都是影響都市景觀風貌的關鍵因素。而我在主管都市計畫與建築管理工作的時候,與團隊積極推動台北市副都市中心的信義計畫,參與都市設計準則、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的實施工作,我想,對台灣其他都市的計畫與建設,具有一個示範性的作用。
彭:是。
黃:而我從民國84年到營建署服務開始,更看到營建法令的缺失與不足。我就以台北市的工作經驗,趁著退休前,在不到四年間完成國土計畫、海岸管理、新市鎮建設、共同管道建設、公寓大廈管理等營造法規的修訂。其中,國土綜合發展計畫與海岸法,我們當年都已經送到立法院,但是一直到我退休18年後,民國105年才由立法院審議通過並公佈。
而我覺得,影響今日的台灣城鄉風貌最重要的計畫,是我在民國86年呈報行政院核定實施的「城鄉景觀風貌改造運動實施計畫」。當時就希望以它來創造具有本土文化風格、綠意盎然、適意美質的新家園。所謂適意、美質,就是英文的amenity。這一項計畫是我擔任公職的晚期,所提出的最後一項重要計畫,完全是主動提出來的。
彭:是。您服務公職四十年確實做了很多事,特別對城鄉環境美學的營造,付出許多心力。今天的節目就進行到這裡告一個段落,下個禮拜同一時間,我們還是繼續邀請黃署長,對城鄉環境美學與先進文明社會的連結,做進一步的討論。《台灣的明天.明天的台灣》,我們下週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