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0~19:00
科技領航家
主持人: 彭宗平
2017/04/03
23:19
關心台灣的明天,務要關心社會現象與變遷!
從解嚴、民主化、兩岸三通到今天,台灣的社會歷經巨大變化。產業變遷從農業、工業、高科技走向智慧化。加上網路浪潮席捲全球,科技進展迅速,社會變遷劇烈已經是一個全球性的現象。新的一季,主持人彭宗平校長將從媒體現象、法治與執行、國會與民主治理、青年思維轉變、以及社會風氣等五大主題,邀請各界專家對談。在這一季的開始,請聽彭宗平校長帶來導言,與您分享不可不關注的社會變遷。
引言:
歡迎您收聽《台灣的明天‧明天的台灣》,我是彭宗平。這一季要討論的主題是社會現象與變遷,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過去台灣社會的發展過程,以及一些重要的里程碑。我們知道台灣的經濟是從農業社會開始,逐漸轉移到工業,從輕工業、重工業,發展到高科技產業,也就是半導體、光電、ICT資通訊產業等。同時服務業也逐漸發展,事實上現在服務業佔總產業的70%以上。最近幾年又強調工業4.0,積極推動智慧製造與智慧服務,甚至未來可能發展到智慧城市。
政治方面,1987年政府宣布解嚴,緊接著是1988年開放報禁。事實上,民進黨在1986年的9月28號就已經宣布組黨。至於民主化的過程,包括1992年國會全面改選,1996年第一次總統直選,2000年發生第一次政黨輪替,2008年重新回到國民黨執政,2016年起則由民進黨全面執政。至於兩岸關係,1987年政府開放國人赴大陸探親,2001年1月開放小三通,2008年12月則全面開放大三通。
另外在人口上,我們知道從1950年到1970年,嬰兒的出生數每年一直維持在40萬上下,即使到1997年,都還有32萬6千人。但是到了1998年,出生人口急遽下降到27萬1千人,這一年是虎年。12年之後,2010年,我們的嬰兒出生人口又降到16萬7千人,之後出生人口一直維持在每年20萬上下。在此同時,高齡化現象也發生了,1993年,7%的人口超過65歲,意味著台灣進入了高齡化社會。2017年,就是今年,預定會有14%以上的人口超過65歲,也就是說,今年我們會步入高齡社會。而在9年之後,預計會有20%的人口超過65歲,也就是進入超高齡社會。
同時我們的教育也發生了相當大的變革。1996年全面實施教改,廣設高中與大學,雖然學生入學的管道增加了,入學的機會增多了,但是對技職教育也產生相當大的傷害。普遍來講,我們看到學生程度的下降,學位頒發的膨脹,以及學用的落差,這也造成了近二十年來,一般青年的薪資停滯不前。當然網路與行動通訊的興起,讓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和世界各個角落聯絡,所以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界限也模糊了,這波全球化浪潮當然也大大影響台灣。以上就是幾十年來台灣社會發展的重要過程與里程碑。
整體而言,台灣社會經歷了巨變。因此,在社會現象與變遷的主題下,我們這一季為各位規劃了五個議題,首先是媒體現象,第二是法治與執行,第三是國會與民主治理,第四是青年思維轉變,最後是社會風氣的正向提升。
1. 失落的媒體價值
談到媒體,不免要提到在1998年開放報禁。在此之前台灣只有三大報,就是聯合、中時與中央日報,當時有所謂的「三限」,限證、限張與限印。電視方面,1962年台視開播,中視在1969年成立,華視在1971年。一直到了1994年,才開放第四家無線電視台,及准許有線電視台成立。到目前為止登記有案的各類媒體,合法的廣播電台約170家,報紙218家,電視頻道320個,公開販售的雜誌超過600份,早已經進入了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
台灣有全世界密度最高的新聞台和SNG車,還有時數密度最高的談話性節目。2001年,香港的壹傳媒進入台灣,成立了壹周刊,2003年成立了蘋果日報,凸顯社會新聞,包括了情色、八卦、緋聞、醜聞等等,以大幅度的報導,直接間接地影響了其他的大報,包括中時、聯合、自由時報,所以很多人說台灣的平面媒體已經蘋果化了。
我們所看到的現象是,商業化、通俗化與分眾化。所謂的商業化,是指媒體要使出各種方式爭取觀眾或讀者,著眼於短期的收視率、閱讀率,這是商業化的考量。通俗化的部分,就是娛樂化及弱智化。我對弱智化稍加解釋,就是媒體常常用誇張、聳動、刺激的方式來報導新聞,甚至雞毛蒜皮的小事,都重複地擴大報導,讓閱聽人不需要花腦筋,直接就吸收了這些訊息,這就是所謂的弱智化。
當然,還有一些媒體堅持政治上的意識型態,也就是政黨化,因此失去了公共服務或教育的功能,也失去了獨立媒體的專業價值。本來媒體的成立,就是為了創造社會共識,提升社會整體水準,所以說到未來的發展,我們期望媒體能夠自律,推出正確的新聞、優質的節目。當然我們也期待社會各行各業的菁英覺醒,閱聽人判斷的能力能夠提升,自由選擇優質報導,促使媒體往正確、正直的方向發展。
我們也看到目前的調查機制,包括電視的收視率、報紙的閱讀率,都強調短線。未來如果能發展為長期的調查機制,對媒體的發展將有正面的助益。如果能成立新聞倫理監督委員會,主動調查違反倫理的事件,而且對外公告,甚至能夠做出處分建議,對媒體的正向發展也是絕對有利的。而現在隨著網路的崛起,出現新興的網路媒體、公民記者,我們也期待他們是一股清流,能夠製作優質的節目,提供優質的訊息。這是我們對媒體的期待。
2. 司法改革備受關注
其次談到法治與執行的議題。大家知道法治是民主政治的基石,但是普遍來講,民眾對司法缺乏信賴,這方面,基本上是司法行政層次的問題。我們知道法官的來源單一,他們經由司法特考,再經過司法官訓練所的訓練,很年輕就進入司法界,形成一個封閉的特殊文化。他們的調職、升遷、懲處,沒有外人參與,主要是靠人事審議委員會來決定,但是這個委員會基本上是由法官兼任,他們也同時擔任司法事務的擬定與執行,不容易引進與法官社群不同的聲音。
另外,法官的調職也是一個問題。因為每年調動的人數高達400人,而台灣全部的法官總共是1700人,占了約四分之一。如果每位法官手頭上有70個案件待審,調職則會影響到將近3萬人,甚至更多。而調職之後,各法院的裁判品質也不一致,所以會影響到人民接受公平、妥善、迅速審判的權利。所以未來的改革之道,在組織上面,希望能引進法國等國外的司法會議制度,它是一個獨立的行政機關,引入一部分「非法律人」擔任委員,藉由這樣的會議來負責司法行政業務,包括法官的任命、法院院長的遴派等等,可能比較公正且具備獨立性。
我們也期望司法行政幕僚能夠多元化,不以法官為主,而可以引入其他法律人團體或一般人民。至於法官的升遷制度,也有適度的改善空間,包括不應特別考慮期別的因素;而且應當塑造金字塔型的法院,確立終審法官的崇高性,也就是讓優秀的法官,能夠以高等法院、最高法院作為他職涯發展的目標。
一般民眾對於訴訟制度的改善,也有相當的期待,特別是刑事訴訟。我們知道目前在偵查階段,已經准許辯護人陪同,而且檢察官的強制處分權也逐漸地被限縮,但是還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特別在審理階段,如何防止檢察官的濫訴,以及對無罪案件上訴的禁止或者是限制,都頗為重要。另外被告選任辯護人的案件,目前不到20%,仍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
對於審理的部分,也有一些聲音,考慮讓非法律人參與刑事案件的審理,就是所謂的陪審、參審或者是大法庭的制度,仍待評估。此外,我們特別希望未來從一審、二審到三審,能夠把事實審與法律審明確地分開,讓事實審留在一審,而二審、三審能夠以法律審為主,不僅可以增加案件審理的品質,而且減少案件的積壓。
最後,是與羈押相關的問題。我們知道在偵查階段,嫌犯的人身自由往往受到限制,予人一種「押人取供」的聯想。另外是羈押期間的問題,目前並未區別案情的輕重,均採相同的期間;而且初次羈押及延押,每次只有兩個月,制度相當地僵化。在審理階段,基本上是以最重本刑十年為分界,十年以下有羈押次數的限制,十年以上就無限制。而且發回更審時,延押的期間與次數,又要重新計算,對於被告人權的保障較為欠缺,也有努力改善的空間。凡此種種,已讓司法改革成為全民共識,目前政府也在積極推動司法改革。限於時間,僅提供以上幾項意見供大家參考。
3. 扭曲變形的民主?
接下來,我們會討論國會與民主治理。過去二十年來,台灣快速地民主化,在政黨競爭的模式、行政權與立法權的制衡、國會結構與議員產生的方式、國會議事運作、新聞媒體的監督角色、以及公民社會的動員型態,這些重要民主體制的運作已經嚴重地扭曲變形,造成了朝野惡鬥、及國家認同的分裂。
在國會,我們看到行政權與立法權互爭政策制定權,演變為立法權高漲,行政權退縮,且議事品質不彰,立法過程草率、粗糙。議事運作違背代議政治的原理,少數委員可以癱瘓議事,議長甚至可以獨斷立法進度。由於選舉文化因素與惡質化的政黨競爭,導致優秀人才不願參與政治;公民社會團體對政黨政治、民選政治也感到疏離。而媒體的弱智化又推波助瀾,民粹的論述壓縮了公共政策理性討論的空間。對於政黨惡鬥、國家認同的分裂,我們都感到非常悲哀,希望社會能夠凝聚共識,解決這樣的問題。
此外,有幾個方向也可以改善,包括如何從「大有為」政府的概念轉為「小而能」,政府的角色應當特別重視領航、協調、仲裁的功能,讓公民社會及地方自治有更大的空間,引進更多的民間參與及市場機制,甚至發揮企業家的精神。
在人才養成方面,則有賴政府與政黨雙軌進行。政府應該特別培養高級的文官,讓他們對國家施政的藍圖有所認識,研討政策的議題,培養他們卓越領導以及管理的技能,養成與媒體互動,闡述公共政策的能力。
政黨則需儲備高階執政人才,培育的對象可以相當多元,包括政府、民間社團、學界、企業界、NGO團體等等,所培養的人才應該追蹤考核,進而拔擢。當然我們也期望民意代表與政府官員有一個互換的機制,也就是讓立法委員、縣市議員轉任政務官,到中央、到地方服務。當然,另一個可能性是擔任黨職。國會應當培養資深立委參與政府、政黨的政策制定與執行,民間人士轉任政務官的誘因應當予以提高,甚至制定留才的機制。我們也期待智庫能夠發揮功能,不僅研究公共政策,也能培養人才。
4. 青年思維攸關台灣前景
本季也將討論青年思維轉變的議題。大家或許記憶猶新,三年前的3月18日「太陽花學運」占領立法院長達24天;2015年7月,高中生串聯發起反課綱微調進入教育部。我們突然發現,這個社會已經不是完全由年長者、中年人來主導,而要考量青年的聲音。
事實上,因為全球化、知識化的潮流興起,中產階級逐漸萎縮,造成了分配不均、貧富差距變大、所得M型化,產生了更多的弱勢家庭,這就是所謂的社會不公。一般而言,家庭社經地位愈好,下一代的發展機會也愈大,這種現象益發明顯,導致社會流動性變小,而且翻身不易。所以我們發現許多青年朋友對未來灰心,向上的動力衰退,轉而追求小確幸。
當然少子化的社會,可能讓父母給孩子過多的照顧,造就了更多的媽寶,使他們喪失獨立的能力。資訊化的浪潮,也可能讓青年朋友追求瞬時滿足,習於閱讀輕薄短小的資訊,缺乏耐性吸收深厚的知識;同時,也造成許多宅男留在家裡,與社會隔絕。
但資訊化也帶來一項利基,就是創業容易,許多年輕朋友可以利用資訊科技自行創業。全球化也帶來了另一個契機,就是讓青年朋友追尋全球的移動力。對於青年未來的發展,我們覺得社會的不公,應透過稅制改革發揮重分配的功能。但是更重要的,是靠教育協助弱勢族群,提升基本能力並輔導就業;同時也應當加強菁英教育,帶動社會的動能,防止中產階級的萎縮。所謂教育不單單是學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企業教育,共同培養青年就業的能力,特別要激發他們的長期願景和使命感,培養領導人才。
我們也非常期望藉著經濟的發展,提升青年朋友的薪資,讓他們看到未來的前景。當然我們也鼓勵青年思維轉變,突破框架、發揮創意,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推動社會經濟的繁榮。
5. 社會風氣的正向提升
最後要談的議題,是社會風氣的正向提升。社會是由無數小我所組成的大我,基礎還是個人。而這些年來社會的開放,造成文化、道德、價值觀的解構,所以我們也觀察到,對於未來的社會,提倡傳統道德更為重要與可貴,也能夠讓社會的發展持久、深遠。
談到個人,不免要提到《禮記大學篇》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小我到大我。對個人的修養來講,我們從小都被灌輸四維八德,禮義廉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看似是教條,實際上它們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基礎。透過修身養性,應對進退,養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規矩,可以讓個人的價值、個人的品格獲得提升。
另外從個人擴展到家庭,我特別喜歡讀曾國藩的家書,他的家書裡面持續地、反覆地談家庭倫理,也就是在應對進退之間,如何重視夫妻相處之道,兄弟長幼有序,父子有親,這種倫理是維護家庭最重要的基礎。從現代觀點來講,我們也特別強調父母子女之間的互動,只要有更多的時間相處,無論吃飯、閒聊、玩樂、運動、出遊等,都能增進父母和子女之間的了解,培養感情。我想,父母親對小孩不僅是送才藝班、安親班讓別人來教導,更重要的事情,是讓小孩了解父母成長的經驗與價值觀。
我也特別覺得,農家強調的勤儉是我們社會風氣中很重要的元素。而我們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特別注重生活禮儀。IC之音在每週三早上七點半,由田麗雲台長主持的《你今天禮貌了嗎?》,就特別關注這方面。事實上,生活禮儀一定有規範,古代就有所謂的「禮、樂、射、御、書、數」,以此培養君子風範。而在公民社會,也特別強調應對進退的禮節,例如在國際社會,如何與外國的賓客相處互動,一起開會、一起用餐,尊重多元文化及習俗,都有它的禮儀規範。
這幾年來,社會的開放造成了相當多的衝突,我們也特別期待媒體、法治、民主治理,特別是教育能夠影響一般大眾,讓社會朝正面提升。當然社會運作需要更多的公民參與,政府的資訊必須透明完整,社會上也要建構各種平台,培養民眾理性思辨的能力。總而言之,我們希望整體社會風氣能夠追求一個核心的價值,也就是真、善、美,促使民眾追求身心靈的健康與平靜,才能夠達到社會風氣的正向提升。下禮拜將首先為您邀請前工商時報社長、中視總經理、中天電視董事長鄭家鐘,為您探討媒體現象的議題。
節目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