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季公共建設的主題討論,可說是一場觀念突破之旅! 早期公共建設著重硬體,現在的情形如何? 從科技產業、基礎產業、服務業、文創,一直到電、水、智慧城市與交通,甚至BOT案,其中共通的觀念是什麼? 台灣需要什麼樣的建設?如何藉由公共建設成為永續發展的助力?請聽彭宗平教授為您總結本季公共建設的議題,整合專家見解,對公部門提出重要的建言。歡迎收聽!

1. 非核家園政策,電力缺口挑戰巨大 製作人李知昂(以下簡稱李):

非常榮幸,在每一季的最後一集,知昂都以製作人的身分與主持人彭宗平校長為聽眾朋友帶來一季的結語。彭校長在這一季談公共建設,知昂想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一個「觀念突破之旅」。過去我們講公共建設會想到很多硬體,蓋高速公路、蓋機場等等,可是這一系列訪問下來,我們發現,現在的公共建設,反而軟體的重要性愈來愈大。

先從電力供應這方面來談,現在台灣的電力真的是越來越吃緊了,包括核能電廠不延役,包括國際減碳的聲浪,都帶來一些影響。我們這一季不只從硬體方面,例如電廠的興建,也從軟體方面,如「電力供應智慧化」來探討這個問題。是不是先請校長和聽眾朋友們分享一下? 主持人彭宗平教授(以下簡稱彭):

我們這一季的主題是公共建設,涵蓋的範圍包括電力、水資源、交通建設、智慧城市、以及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主要是這5個議題。電力建設方面,我們邀請了前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現任中原大學電機系教授陳士麟,來談電的公共建設。

陳教授首先談到對台灣電力發展的一些回顧,藉此,我希望向各位聽眾朋友請託,這個節目在2015年第三季談的主題是能源與環境,我們也談到很多有關電的內容,在此特別邀請各位聽眾朋友回去溫故知新,聽聽我們當時所談的。但今年這一季的主題是談公共建設,所以在電力方面,不是單單談所謂能源的部分,而是從公共建設的角度,怎麼樣滿足電力的需求。

這一季五個議題談下來,發現有個共同點就是智慧化,可說是軟硬兼施或軟硬結合,等一下我們再好好談這方面。對於電力建設,陳士麟教授做了一個分析,目前新政府的政策,是將來要走到非核家園;另外,減碳又是國際上的共識。我想,這兩條路線剛好是有點矛盾的,等於既停用核能電廠,又要限制火力發電。雖然不是全然矛盾或不可能成功,但我們要達成的是一個非常難的目標。

如果核電要停的話,目前核電的發電容量,佔總用電量將近18%,它的裝置容量大概佔所有電廠的12%,無論怎麼看都很大,要從什麼地方來補足呢?當然很重要的是綠能,目前新政府對再生能源的規劃,是2025年要達到總發電比率的20%,這是非常高難度的。另外一個可能的方向就是擴充火力發電廠,火力發電是比較容易掌控的,可是又碰到減碳的問題。以目前來看,火力發電廠以天然氣為主,可是天然氣的儲存有問題,氣體佔的體積大,沒辦法儲存太多,適合設置大型天然氣槽的地點也有限,導致天然氣一進來,一個禮拜就用完了。由此延伸,因為用得快,常常要進口,運輸也是一個問題。至於燃燒的排碳,又是另外一個問題。所以用火力替代核能,確實是高難度。

再深入地談,綠能雖然目前有所謂的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還有生質能也是一個方向,不過在台灣可行性比較低。陳士麟教授提到其中一個關鍵是可靠度,這個觀念過去我們沒有談,但是很多聽眾朋友可能已經了解,再生能源或綠能可能比較不穩定。以風力發電來講,雖然2025年預計設置3GW,它的可靠度卻只有6%,也就是說,假定今天設計的風力發電裝置容量是100,在尖峰用電的時候,它能夠供應的可靠電力大約只有6。至於太陽光電,雖然2025年要設置20GW,它的可靠度卻只有20%。所以要補足核電的缺口,事實上,我們設計的裝置容量還要比目前的計畫大很多,這是很大的問題。

在將來,包括陳士麟教授提到的智慧電網或者微電網的建置,都是很重要的方向,也和節電、將再生能源發電併入電網等息息相關。當然整個電力建設的發展朝向電業自由化,也已經勢在必行。

2. 開源不易,寄望節流:節能作為與電價的配套 李:這樣講起來,如果太陽能、風力不穩定,可能另外要有一些備用的火力機組。但是火力發電機組又排碳太高,所以好像還有一些其他方法,比如說推動節能,讓用電大戶減少用電,是嗎? 彭:是,我們去年談能源與環境的時候,萬其超教授和現在的經濟部長李世光,當時他們都有個共同的看法,就是要開源不太容易,但節流大家都有共識,要達到10%的節流其實不是太難。我們當時也邀請了台達電子創辦人鄭崇華,從企業的角度分享如何節能,他以台達電為例,從能源密集度來看,簡單地說,就是平均每生產一塊錢的產品要用多少電,他們的能源密集度可以在五年之內降低50%,對許多企業來說,在此顯然還有很大的節省空間。

此外,把產品的能源使用效率提高、採用綠建築也是另外的方向,這都是企業端可以採取的措施。從民間來講,我們大家都知道隨手關燈、換裝LED燈等等,都有很大的空間。所以要節能10%不是太難,但是大家要有共識,而且要養成習慣。 李:但是節能要有誘因。如果電價非常便宜的話,是不是換裝LED或者任何節能設施的意願,會受到一些影響? 彭:沒有錯,我們去年就曾經提過,台灣的電價,民生用電是世界第三便宜的,工業用電是第四便宜的。但台灣98%的能源來自於進口,要用這樣低廉的電價,來供應台灣的民生和工業用途,是有它的困難,政策上應該有調整的空間。就像你提到的,低電價的狀況下,會造成節約能源的誘因不高;要企業汰換舊設備,裝設節能的新設備,意願也不高。

談到電價的政策,雖然目前政府有一個機制來調整電價,但是我們不能只看直接的成本,間接的成本一定要考慮進去。這些成本包括將來的碳稅,或以台電為例,設備的更新、投資新的能源等,這些都需要錢。所以在電價的調整和制訂,我們真的要好好深思。

3. 水資源與防災的公共建設 李:所謂水電,我們常把水與電放在一起談,這一季公共建設也是這樣,是不是接下來就水資源部分,請您來談一談? 彭:在水的公共建設方面,我們邀請了交大的楊錦釧教授來談水資源。其實他談的不單單是水資源,還包括防災;因為水固然是資源,也可能造成天然災害,特別土石流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台灣的水價也極為便宜,不管是民生或工業用水都價格低廉。雖然台灣每年的降雨量,是全世界平均值的2.5倍,但是台灣卻是全世界第18或者第19缺水的國家,我們平均每人每年用4000立方公尺,也就是4000噸的水,是全世界平均值的五分之一,這當然非常地諷刺。

在水資源這部分,天然的資源從下雨而來,然而我們可以利用的水,主要還是儲存在三個地方,一個是水庫,一個是河川,像攔河堰就是一個重要的方式,另一個是地下水。大家最習以為常的來源是水庫,可是經過幾年來氣候的變遷,台灣很多水庫的淤積已經達到30%,所以水庫的儲藏量已經比原先的預估量少了很多,因此,有很多管理水資源的方式必須同時進行。楊教授特別提到所謂的「流域綜合治理」,把點、線、面整個串在一起,從河川的保育,水庫淤積的清理,甚至都市的滯洪池等等,全部的措施串在一起,才比較可能滿足我們用水的需求。 李:但是,這方面就牽涉到工程的品質。好像楊教授也特別提到,如果永遠都讓以最便宜價格承包的廠商,來承包所有的工程,似乎不見得能夠達到這個目標。 彭:不僅水資源建設是如此,在電力建設陳教授也提到,對於公共工程的招標,如果政府還是以最低標來作為規則的話,大概沒有辦法把公共工程的品質做好。

4. 重視軟體,強調鬆綁:智慧城市的建設 李:接下來談智慧城市,好像就是更偏重於軟體的一項公共建設是嗎? 彭:在這個議題,我們邀請了元智大學的周韻采教授,她曾經擔任過台北市政府研考會的主委,在馬英九擔任市長的時候,推動了智慧城市的建設,而且得到世界智慧城市的首獎,所以她有非常豐富的實務經驗。她在節目中特別提到,推動智慧城市最重要的已經不是硬體,而是軟體,最主要的原因是,硬體的部分台灣ICT技術已經非常地強;第二是台灣民間有豐富的技術能力以及創造力、創新力。所以政府所需要做的事情,是建構一個開放的政府,也就是透過資訊的透明化,利用民間的能力,使政府的各種資訊發展服務,讓民眾有感地利用,這是智慧城市非常重要的要點。

過去政府比較習慣用組織的角度,分別提供各個單位的資訊。但是從民眾來講,怎麼樣從滿足民眾需求的角度來提供資訊,特別是把各個部門的資訊串接在一起,這才是智慧城市比較重要的建設。因為當你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的話,從一個入口網站,民眾可以得到所有需要的資訊,才會讓民眾真正覺得便利有感。周教授特別提到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要把這些資料加以盤點,然後串接。要辦到這一點,恐怕政府需要像企業資訊長這樣的角色來做串接,這可能是政府應該考慮的。 李:知昂印象很深刻的還有兩個重點,一個是政府的open data(開放資料),未來連機器、電腦都可以讀取,不只是向人開放而已。另外一點,周教授也特別強調政府要鬆綁;對這一點,您是否能跟聽眾朋友闡述一下? 彭:周教授舉了兩個很具體的例子,第一個像Uber在台灣如何提供服務,第二個是行動支付。這些機制在國外都已經相當方便,使用的人數也相當多,但在台灣,因為很多法律沒有辦法配合,使得台灣在資訊的應用、在智慧化服務這部分,遠遠落後在其它國家之後。比起大陸,甚至落後得更多。

5. 不只航空,交通要放眼陸海空 李:接下來談到交通建設的議題,知昂想用一句話來形容:「不只航空,交通要放眼陸海空」。因為我們邀請的來賓非常特別,是談論交通建設很適合的人選,是嗎? 彭:是。我們特別邀請了華航的董事長何煖軒來談,因為他現在雖然是華航的董事長,可是他曾經擔任過高鐵、高速公路、鐵路局的局長,以及交通部次長,他也擔任過桃園捷運的董事長。他的資歷真的在台灣非常地罕見,以他這樣豐富的經驗來看台灣的交通建設,我覺得是非常適合的人選。 李:就陸海空整體來看台灣的交通,何董事長做了什麼樣的整理呢? 彭:他把台灣的道路系統,包括公路、鐵路、高鐵、高速公路都做了一個整理,等於說台灣的交通網從主系統到次系統,大體上已經完善了。主系統部分包括高速公路、高速鐵路,還有次系統包括快速道路、鐵路以及縱貫路等等。

不過事實上還有一些缺塊,是需要補齊的。我向何董事長提到,與日本比起來我們覺得台灣的「行」還是不夠方便,各位只要到日本去的話,就會發現交通四通八達。我們也不如瑞士,瑞士位於阿爾卑斯山,整個國家都在山上,可是它的鐵路四通八達,大眾運輸是他們的強項,台灣在大眾運輸這個部分,讓民眾真正是無感。

而且我們還有其他開拓的空間。我舉個例子,我們從新竹市到竹東,過去只能從光復路接到中興路,但是有了一條快速道路之後,我們發覺新竹到竹東方便了很多。同樣的,你從竹東要到五峰,目前也只有一條道路,假如我們能夠開拓出另外一條快速道路的話,從新竹到五峰就會更方便。所以,替代道路或者另外的道路系統等,在台灣應該還有努力的空間。 李:講到陸上交通,台灣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土地面積不夠,所以要多蓋公路,多蓋鐵路有時候有些困難,是不是智慧化在這個時候可以幫上一點忙,讓我們塞車少塞一點呢? 彭:如果道路系統非常完善的話,接下來當然就是智慧化。何董事長也特別提到ITS智慧運輸系統,通過ICT(資通訊)、GPS(全球定位系統)與大數據的分析,能夠對整個道路系統做綜合的規劃,讓民眾使用道路的經濟效益更高,而且安全又快速,這是未來台灣非常需要努力的方向。特別在交通尖峰時刻,以及逢年過節的時候,透過ITS能夠達到用路人的分時、分段、分流,發揮交通建設的最大效益。 李:在海運和空運方面呢? 彭:談到海上交通,我個人一直有一種情懷。因為我在新竹南寮海邊長大,我走遍世界上很多的國家,發現利用海洋或湖泊、河川來進行休閒活動或交通運輸,到處可見。台灣是一個海島,但是我們這部分偏偏相當落後。當然何董事長提到台灣海象不佳,每年只有半年可以營運;可是我去過譬如希臘的愛琴海、克里特島,他們每年能夠經營的時間也只有半年,照樣可以有很好的觀光、很好的休閒。所以很多事情是事在人為,我一直覺得台灣有兩千公里的海岸線,但是沒有好好利用,真是非常的可惜。 李:當然就空運方面,何董事長也做了一些分析,現在主要改善的方向可能是一些機場的設施,還有和大眾運輸的結合,捷運系統和機場之間彼此的連結,是相當重要的。 彭:我覺得大眾運輸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何董事長提到所謂「路權」的概念。假如法令不修改,路權還是維持過去方式的話,大眾運輸要做好其實不是很容易。而大眾運輸卻是民眾真正有感的交通服務。 李:對,除了捷運之外,路權是和公路比較有關係,現在比如說一條公路只能有一家運輸業者,就沒有競爭者。 彭:是,影響所及,民眾的使用就非常地不方便。

6. BOT案成功的因素 李:前面我們都是分項目來談公共建設,包括電、水、智慧城市、交通,可是接下來是從概念上來看,怎麼樣把民間的力量運用在公共建設的領域? 彭:在這個議題,特別邀請了遠通電收ETC的張永昌總經理,分享ETC成功的經驗。當然,ETC的成功不是一步到位,但確實是一個很成功的典範。他特別分享到ETC之所以成功,或者說整個BOT這樣一個概念能夠成功,有很多的關鍵因素。 李:現在BOT不管在國內外都累積了不少的經驗,成功的因素在哪裡呢? 彭:張總特別提到幾個關鍵的因素,第一個叫PPP,public、 private、partnership,也就是公私協力,政府對政策能夠堅持到底,民間能夠承諾長久經營,這是第一個關鍵:公私協力。第二,因為通常BOT是很長期的合約,過程中可能會需要引進新的技術,或者遇到一些新的問題,所以他覺得合約應該要有彈性,讓民間能夠做適當的調整。   第三,同樣因為有創新技術的引進,所以公務系統一定要能夠勇於任事,提供相當的空間,讓民間改進它的技術。第四,就是萬一有問題的話,風險的承擔不能統統推給民間,政府應該共同來解決,他也特別提到像英法海底隧道的特許期間延長,就是公私協力,共同負擔風險的一個例子。

另一方面,他也提到在作業面,一定要有協調與仲裁委員會的機制,當雙方有問題產生的時候,能夠透過協調機制把問題解決。最重要的就是BOT的工作規格一定要制定,我們也知道最近有些BOT案出現了爭議,這些爭議,可能是來自於單方面,例如政府的要求,而這些要求可能來自於選舉或政治的操作。所以,如何制定一個工作的規格,讓大家有所依循,是BOT要成功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 李:總結來看,對於台灣未來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您的建議? 彭:民間如果要參與公共建設,BOT案必須能夠建立一個商業模式,就是一個可行的合作模式。而且必須有獲利模式,一定要讓民間有利可圖,換句話說,它能夠產生一個商品化的產品、設施或服務。建立商業模式與獲利模式,才能夠保證未來民間業者積極參與BOT案。

7. 結語:公私協力、軟硬整合、追求智慧化 李:最後回到我們一開始談的「觀念突破之旅」,過去大家認為公共建設以硬體為主,但經過這一季的訪問下來,您怎麼看未來台灣公共建設的發展? 彭:很高興這一次能夠邀請到5位專家,他們具有豐富的經驗,從各個角度、各個領域來看公共建設。很多聽眾朋友可能會以為公共建設是硬體的建設,但經過我們這一系列訪談下來,大家會發現,未來台灣的公共建設有三個很重要的因素需要考量。第一個是公私協力,就是公部門和私部門的合作;第二個是軟硬整合,大家都提到從管理面、服務面這些軟體的角度,怎麼讓公共建設發揮更大的效益;第三個就是智慧化。

提到智慧化,我也許可以用4.0這個概念來談。我們過去不僅談到工業4.0,應用於科技產業和基礎產業,甚至服務業都談到4.0的概念,都談到智慧化。現在,我們發現公共建設也需要智慧化。譬如說電這個部分,有智慧電網、微電網。談到水資源,需要進行流域綜合治理,要整合點線面,它也必須透過智慧化的管理。

談到交通,談到路網的整合,包括ITS智慧運輸系統,也是智慧化的建設。智慧城市更不用講,本來就需要讓城市智慧化。BOT雖然跟智慧化不直接相關,但以遠通電收為例,eTag也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生活提供了很重要的一項載具。所以談到未來的公共建設,公私協力、軟硬整合、智慧化三者並進,可能是將來台灣透過公共建設達到永續發展,邁向先進文明社會的進程中,很重要的概念。 李:下一季校長要把我們帶到哪個主題? 彭:談完公共建設之後,接著要談國土規劃。國土規劃涵蓋的範圍,包括環境保育、防災、城鄉風貌,還有農業、工業的發展,甚至行政區域的劃分,對台灣未來的永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雖然這個領域離我的專業很遠,但我覺得這些議題的呈現,對台灣的發展,對台灣的明天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