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0~19:00
科技領航家
主持人: IC之音節目部
2019/01/07
00:25:56
由於大型企業的發展,使台灣4%的人,創造80%的GDP!當企業影響力增加,責任也更重!
但可喜的是,企業志工往往不是被企業社會責任CSR政策推動,更多的是由下而上主動促使公益、良善行動的實現。
當大企業的核心職能發揮在公益,例如重組電腦捐贈等,可說大有可為。
當企業捐贈救護車,用員工名字取名;當環保洗髮精帶動髮廊、顧客、婆婆媽媽一起節能……我們更看到許多中小企業「小巨人」,在CSR發揮百花齊放的創意影響力!
從工業革命到現代,人類社會的工業前所未有地快速發展,但在此之後,人們逐漸開始反思企業與勞工、環境和社區之間的關係,單純的利益追求不再與「成功」畫上等號,企業的社會責任─CSR的概念也應運而生。
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WBCSD)指出,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承諾持續遵守道德規範,為經濟發展做出貢獻,並且改善員工及其家庭、當地整體社區、社會的生活品質。」
此概念從西方國家逐漸擴及台灣,天下雜誌自1994年起就開始這項長遠且深入的觀察。本集來賓天下雜誌調查中心總監熊毅晰不諱言,發起這項觀察,跟當時如RCA污染事件,或企業設廠遭到抗爭等有關。但到了後來,卻發掘出愈來愈多的正面貢獻,企業本身也有更強的動機回饋社會,發展出更加健全的作法與機制。
二十多年來CSR在台灣企業的運作狀況如何?對社會帶來哪些改變?致力CSR的企業股價更高,真的嗎?未來又有哪些可預期的發展面向?請聽熊毅晰為您揭開「調查」結果的面紗。歡迎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