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車〉
大車檻檻,毳衣如菼。豈不爾思?畏子不敢。
大車啍啍,毳衣如璊。豈不爾思?畏子不奔。
穀則異室,死則同穴。謂予不信,有如皦日。

〈大車〉這首詩,古人有許多不同的解釋,毛詩序說是諷刺周大夫不守諾言,漢朝劉向的《列女傳》則將這首詩解釋為息夫人的故事。但是辛老師並不採用這些說法,他引述清代姚際恆《詩經通論》「周人從軍,訊其室家之詩。」這也比較符合王風整篇周人流離的基調。

 

〈丘中有麻〉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將其來施施。
丘中有麥,彼留子國。彼留子國,將其來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貽我佩玖。

〈丘中有麻〉是一首相對單純的情詩,因此老師不再詳細解析,謹於此分享給聽眾欣賞。

 


結束〈王風〉篇章,接下來辛老師要走入〈鄭風〉。

《論語.陽貨篇》中孔子曾說:「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他又在〈衛靈公篇〉中告訴顏淵為政應該:「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

《禮記》中也曾說:「鄭衛之音,亂世之音也,比於慢矣。」

一般學者認為,古代音樂有負教育功能,認為音樂有感化人心的力量,所以需提倡雅樂,排斥淫聲,使人心莊重。這裡的「淫聲」,指的是感情過於氾濫、音樂節奏太快速、旋律過於繁複的音樂。

鄭聲又稱鄭衛之音,被古人視為亂世之音。這裡就是指聲調複雜、技巧細緻的俗樂,使人感官外馳,放蕩頹墮;不合雅樂中正平和、簡靜內斂的原則。

我們今天無法讓雅樂與鄭聲做比較,辛老師便以巴哈喻雅樂,以其後華麗的莫札特、貝多芬與更多節奏更繁複的古典音樂做比較,巴哈就是相對周整、平穩而內省的風格。而莫札特和貝多芬就會令人非常激動、聆聽時的情緒起伏更大。

辛老師也換了一種新的節奏朗讀鄭風的第一篇〈緇衣〉,一起來聽聽看!

〈緇衣〉
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爲兮。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
緇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
緇衣之蓆兮,敝予又改作兮。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