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能源的使用,長期與短期的風險何在?

台灣的化石能源幾乎完全靠進口,自產能源比例極低,是否進一步提高了風險?

請聽台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黃宗煌,帶您展望化石能源利用的未來。黃副院長將從經濟面分析,為何我們對化石能源、再生能源都是「愛恨交加」?再生能源的發展,為何可能受到化石能源的衝擊?更將對國家各部會能源政策的整合,提出關鍵的建議!

引言:

主持人彭宗平教授(以下簡稱彭):

歡迎您收聽《台灣的明天‧明天的台灣》,我是彭宗平。我們這一季要討論的主題是能源與環境,上個禮拜特別邀請了台灣綜合研究院的副院長黃宗煌教授,來節目跟大家分析台灣能源的供需情勢。這個禮拜繼續請黃教授來跟我們討論化石能源的未來。

來賓黃宗煌副院長(以下簡稱黃):謝謝彭校長,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

1. 化石能源利用的風險

彭:黃副院長的研究專長是環境經濟、自然資源經濟、成本效益分析等。上個禮拜,您跟我們分析了台灣能源供需的情勢,我們也都了解台灣的化石能源98%以上是仰賴進口,加上您提到各種蘊藏量,包括石油、天然氣大概都只有40年到60年左右的使用期限,煤比較長一點,250年,但是明顯的,它們蘊藏量是有限的。因此,使用這些化石能源,我們總是有相當大的風險。關於這些風險,還有它衍生的一些問題,是不是請您跟聽眾進一步的分析?

黃:是。關於我們使用化石能源的風險,彭校長特別提到了,從幾個面向來看。一個當然是它的供應的風險,就是說我們都要仰賴進口,可是這些能源在國際市場上面可用的年限,除了煤比較長之外,其它的都在40年到60年左右,所以這些化石能源總有告罄的一天,這是比較長期的一個風險。

第二個風險,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就是它的價格波動非常地大。我們說從兩次的石油危機之後,一直到最近,特別是2008年,石油每桶已經飆破了150塊美元,先前雖然因為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而下跌,後來還是緩緩上升,一直到今年才又回跌到60塊錢左右。如何去因應價格不斷的波動,對我們來講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不僅僅是油價,煤炭的價格也是一樣的,甚至於天然氣,未來的價格也充滿不確定性。特別是每一個國家為了減碳,都要推廣天然氣使用的時候,價格的上漲是可以預期的。

第三個,大概就是我們在民生、產業上使用這些能源的時候,所要負擔的成本。這些成本隨著國際能源價格的上漲,逐年提高,所產生的影響在民生方面,當然就會決定我們的民眾、家計單位,到底要有多少比例的預算花在能源上?在產業方面,特別像我們這種能源依賴進口,受到衝擊比較大的國家,產業的負擔會不會更重?會不會嚴重的影響到我們的生產力?

除此之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化石能源產生污染的問題,包括空氣污染,以及溫室氣體的排放,例如二氧化碳的排放等等,這些都是目前大家關注的面向。

2. 讓人「愛恨交加」的化石能源與再生能源

彭:對,其實最重要的,當然是台灣的永續發展需要能源。但是台灣的永續發展更需要注意的是,將來我們是不是能夠提供一個好的環境,讓後世的子孫在這邊安家立業。談到污染這個部分,當然空氣污染跟您剛剛講的溫室氣體,絕對跟化石能源最直接相關,所以化石能源就變成讓大家又恨又愛,它使用這麼方便,要用就有,但是衍生了很多的問題。

談到化石能源,又看到要永續發展,替代能源又變成將來一定要考慮的方向,未來的幾十年,在化石能源還有的情況下,我們是不是應當要儘快地發展替代能源?但是從化石能源轉換到替代能源,這個轉換的方式,是很重要的一個議題。

黃:不僅僅是我們台灣,其它國家也都是一樣,考慮到化石能源供應的有限性、耗竭性,我們一定要考慮開發其他的替代能源。這些替代能源,一般就是指我們所說的可以再生的能源,這些種類最主要是風力發電、太陽光電,甚至於地熱發電等等,很多的替代能源,都可能是我們將來去追求的目標。可是彭校長剛剛提到,我們對化石能源的使用愛恨交加,其實不僅僅是這樣,我們對於再生能源的使用也是愛恨交加。

就化石能源來講,我們喜歡它是因為它便宜,使用上已經有很多的經驗。說到如何去提升它的使用效率,我們也有很多成熟的技術可以去應對,更重要的是它會產生哪些問題我們也非常清楚。從這個角度來看,大概可以解釋我們為什麼喜歡化石能源。

但是恨它的主要原因就是,使用了以後,產生了很多環境、空氣污染的問題,還有像我們所說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排放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目前急於要去應對解決的問題。想解決這些問題,大家可想而知,也是要花錢。所以這些成本如果我們把它算進來,當做使用這些化石能源的使用成本的時候,跟再生能源比較起來,誰好誰壞,就需要大家去進行比較深入的研究。

至於再生能源,我們喜歡它,因為它是乾淨的能源,可以用來替代這些化石能源。特別是它「永續使用」,因為可以再生,所以供給無慮。但問題是我們也恨它,為什麼恨它?因為我們自己能夠供應的量,受到很多物理環境的限制、資源環境的限制,不是說我們有錢就買得到。風力發電就是要土地,太陽光電就是要有陽光,風場的面積有限,陽光能夠照射到的地方也有限,這個是我們恨它的原因。原則上它能夠一直再生下去,量也無限,可是事實上這些因素的限制,使得我們也沒有辦法說,要多少就有多少。

更重要的另外一點,就是它的成本比起目前的化石能源貴很多。以發電為例,用化石能源平均的電價大概兩塊多,用太陽光電大概六七塊錢,這麼高的成本,如果要全面使用太陽光電,可能不是我們現在的國力所能負擔的。特別從老百姓的角度來看,能否負擔這麼高的成本,是需要考慮的。

彭:您是一個經濟學家,特別對能源、資源、經濟有很多獨到的見解。以您剛才的分析,對於化石能源轉換到再生能源,這樣一個調適期、過渡期,我們有沒有比較全面的一個看法?

黃:現在政府對這個議題,積極在研擬一些對策。特別像我們1998年有了永續能源政策綱領之後,2002年也有能源發展綱領,現在正在研擬的,就是能源開發政策的架構。這些政策,基本上對於我們將來所要追求的能源的配比,都已經有一個目標在討論中。

但問題是,不管我們的capacity(容量),意思是不管我們再生能源的容量有多大,從化石能源過渡到再生能源的過程中,我們對現有化石能源的使用量,當然也要極力地去改善,以便疏解化石能源在價格,在供應量不穩定,對我們所造成的衝擊。這些過渡的方式,第一是提高我們的能源使用效率,我們要透過技術也好,透過生產製程也好,透過節約用電也好,去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

第二,既然化石能源會產生一些環境問題,像排碳導致溫室效應,我們就要積極去發展一些技術,疏解二氧化碳排放所造成的影響。比如說大家目前討論很多的CCS(碳捕捉儲存)的技術,就是一個選項。當然這項技術的發展,可能還要很多年的時間。

第三,我們也可以思考,如果說溫室效應是無法避免的,我們要如何去調適我們自己,避免將來溫室效應所造成的傷害等等,這些都可能是我們在過渡期當中,必須要深入去檢討、去討論的。

3. 台灣能源政策的基本原則

彭:對於這些問題台灣要如何因應,我們一般的老百姓常常有一個感覺,覺得好像台灣沒有能源政策,或者即使有,好像它的執行也出了很多的問題。黃教授您參與了很多政府制定能源政策的決策,是否跟我們談談到底台灣有沒有能源政策,如果有的話,到底是怎麼樣的情形?沒有的話,那我們要怎麼辦?

黃:是。一個國家不可能沒有能源政策。以台灣來講,我們基本上也是有的。只是對於能源政策所應該涵蓋的內容是什麼,根據這個政策所執行的結果應該是什麼,沒有達到大家的預期,或者是大家的認知有所不同,以至於有時候會覺得可能沒有能源政策。

我們有很多跟能源相關的法規,其中一個能源管理法,還有根據這個法案所訂定的相關政策綱領,包括在2008年所訂定的永續能源政策綱領,還有2012年所制定的能源發展綱領,以及目前正在研擬的能源開發政策,這幾個重要的方案,對於我們將來能源發展的目標都有很明確的定義。

特別是永續能源政策綱領,對於我們將來國家發展能源的方向,有一些基本的政策。第一個就是要確保我們的能源安全,第二個就是要提升我們的能源效率,就是使用能源非常有效率,第三個就是要確保我們所使用的能源是乾淨的,不乾淨的話我們要想辦法去處理,對不對?就像化石能源所面對的情況。所以這些政策目標、政策的願景都是很明確的,重點只在於說,第一,我們如何推動或者制定相關的政策來達到這些目標,或者說運用政策的工具來達到這些目標。

第二,前面所提到的三個政策目標到底夠不夠?是否滿足了我們的需求?是不是還有其他的面向我們需要去考慮?我舉個例子來講,比如說像「能源的正義」,最近我們在國外參加會議的時候,專家都在強調能源正義。它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說在發展這些能源的時候,一定要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這些所需要的支出、所需要的成本加諸到使用者身上,一般的家庭有沒有能力來負擔?或者說他們負擔的程度會不會過重,使得其他的民生支出受到影響?這邊存在著能源正義的問題,也是將來我們要去面對的。

目前基本上,能源政策的願景都有了,至於要達到的目標,我們也經過好幾次的全國能源會議,討論了很多。但是有沒有最後的一個最適的組合,讓大家都滿意呢?我想目前大家還在爭辯。因為不同的團體,它的著眼點都有所不同。

比如說推動再生能源的團體,它可能希望政府多花錢來發展再生能源。環保的團體,可能希望大家都花錢來發展低碳能源,或者多做一些污染防治的工作。產業界的角度,希望能源的供應成本能夠低,可以確保競爭力。所以不同的團體,都有不同的目的。有的人甚至可能持一種立場:安全第一,不僅僅是能源供應上面的安全,還包括環境效果,像核電意外造成的這種安全問題,可能他很關心這個。因為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就使得我們在訂定能源發展目標的時候,大家的意見有所不同、有所爭議。最重要的,大概是政府必須要考慮各種不同的訴求之後,擔負起制定相關政策的責任,並有達成目標的決心。

彭:確實,我們訪問過很多人,大家都感覺到,目前關於能源的政策,在台灣這麼開放的社會,甚至會變成是一個政治的議題。所以能源的議題,到最後一定需要所謂主其事者,就是政府,一定要有決心,確立政策,由上而下定下來,強力去執行。否則,我們的能源政策永遠在那邊搖擺不定,而且變成是一個紛擾的議題。萬其超教授他也有一點感慨,就是我們的願景很清楚;剛剛您也提到了,目標也非常清楚,但是在政策制訂和執行的過程裡,受到太多因素的影響。

他也有感而發,不管是談替代能源,或者現在使用的這些能源,都有很多的爭議,但是有一件事情是大家都可以做,而且比較容易做的,就是節能。節能的效果在於,你只要省了10%的能源消耗,就是馬上省下來了。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是大家都可以做的。

不過最最重要的,還是當我們談論能源政策的時候,一定需要政府有相當的決心,由上而下來執行,才比較可以看到成效。

4. 從經濟面看化石能源利用的展望,及它與再生能源之間相互的影響

剛才談了一些政策的大原則,我們又要再回到今天的主題,就是化石能源。展望未來,怎麼樣來面對化石能源呢?還有哪些問題是我們應該要考慮的,哪些是我們需要避免的?

黃:除了剛剛我們所提到的,使用化石能源所產生的環境問題,最關鍵的,大概就是它的供給價格變動的問題。供給價格的變動受到許多因素干擾,很多都不是我們所能夠掌控的。這些因素包括政治經濟的情勢,也包括市場考量,比如說OPEC產油國如果覺得,很多人在發展生質燃料,想替代它們的化石燃料,威脅它們的市場,那它很簡單,只要把化石能源的價格一降下來,讓生質燃料在經濟上不划算,短期內失去市場,很難翻身,發展恐怕就要中斷了,對不對?這種風險就是我們一直存在的問題。所以說發展再生能源來替代化石燃料,雖然是我們要追求的目標,可是要真正成功,或者說可行性、和經濟的實務方面,還是有很高的不確定性。

除此之外,我想很重要的一點,化石能源總是會耗竭的。所以它的價格,除了受到剛剛講的政經情勢或市場因素的影響,更值得關心的是長期走勢,就是說隨著時間的經過,當這些化石能源越來越少,它將來價格的走勢會如何?因為蘊藏量不斷減少,作為一個經濟學者,我們預期價格會越來越高,但是,是否真的會是這樣子?這方面可能受到新的技術影響,比如說頁岩氣,如果將來可以充分的開發、充分的應用的話,那也許是另外一種替代能源,對於化石能源價格的抑制,可能有某種程度的效果。所以化石能源未來的價格還是充滿不確定性的。我們在使用它的時候,還是要留意供應的穩定性以及價格。

5. 對於國家能源政策整合,各部會需要協調,避免各自為政

彭:剛才您提到我們的能源政策,根據您這樣的分析,對政府在推動能源政策上,您有沒有一些具體的建議?

黃:我想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事實上政府部門對於這個議題,也在廣徵各界意見來進行探討。不過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我覺得政府在訂定這些能源政策,以及所需要的政策工具的時候,可能要兼顧幾個基本的原則,不能偏離能源政策綱領所訂定的願景。就像我前面提過的,第一就是要確保我們的能源安全,包括穩定的供應。第二,就是確保我們的能源效率能夠提升。第三,確保我們的能源是乾淨的。但是當我講到乾淨能源的時候,並不代表說再生能源佔100%。因為再生能源到底要占多大的比例,也要考慮很多的因素。最後一點我覺得也很重要,就是我們一定要考慮到能源正義的問題,關心老百姓、家計單位、或者是產業單位,他們的負擔能力的問題,這些都是以後在制定各種相關政策時,要去考慮的。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這些政策的整合性的問題。我講的「政策整合性」,不是說把很多的政策工具併起來變成一項,而是各個不同的部會在制定相關政策的時候,要能夠考慮到政策效果的相互影響。舉個例子來講,比如說財政部訂定能源稅的問題,環保署訂定的空污費,還有能源部門主管機關所訂定的很多相關政策,包括跟交通部相關的燃料稅之類的東西,都需要通盤考量,在一個共同目標跟準則下來決定,而不是各做各的。所以這種整合性的配套、協調,我覺得是非常的重要。

彭:是。我們今天很高興能夠邀請到台綜院的副院長黃宗煌教授,來這裡跟我們探討化石能源的未來。談到台灣未來的永續發展,能源安全絕對是一個必要的考量,但是必須要同時兼顧到能源安全與健康舒適的環境。

在能源這個部分我們也探討了幾個重要的議題,包括油電價格的合理化,再生能源的發展等等,事實上也有很多人談到,我們再生能源發展的力道好像還不夠。今天我們也特別談到了國內的能源政策,我們事實上是有很明確的政策、願景、目標,對於技術面怎麼達成也有方案,但是在執行力上面,現在還是有些問題。怎麼透過執政者,由上到下的政策執行,恐怕也是落實能源政策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今天的節目就進行到這裡告一個段落,下個禮拜我們要邀請旅居瑞典的趙光安教授,連續兩週,談他在國外對台灣的能源政策,特別是電力政策的一些觀察與建議,也分享歐盟跟瑞典的能源規劃,特別是再生能源的發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