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學工業,上中下游總產值三兆;金屬工業,總產值超過兩兆。機械業早已不是黑手,紡織業走出夕陽工業範疇,精緻農業與糧食自給,均攸關台灣未來。

過去這些基礎產業被稱為傳統產業,在媒體、大眾、和就業新鮮人的心目中,往往不容易贏得關愛的眼神,它們卻默默地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支柱。然而,某些政策與產業,也同時帶來正面與負面的影響。2016年第一季,彭宗平教授將邀集各界專家,為您從金屬、紡織、農林漁牧、石化工業、機械業等五個領域,認識對台灣影響深遠的基礎產業。

 

引言:

主持人彭宗平教授(以下簡稱彭):

歡迎您收聽《台灣的明天‧明天的台灣》,我是彭宗平。我們這一季要討論的主題是基礎產業的轉型與升級。所謂基礎產業,有些人叫它傳統產業,但我們不這麼看,因為基礎產業表現非常亮麗,而且許多產業在技術上都有科技的元素。去年最後一季我們探討科技產業,其實基礎產業跟科技產業並沒有明顯的分野。

什麼是基礎產業呢?我們現在談的基礎產業,過去被歸類為傳統產業,其實在台灣的經濟發展上,是有個發展脈絡的。根據2009年經濟部推出的「促進產業升級條例」,選定了幾個領域,對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效益、風險性高,且亟需扶植的新興重要策略性產業。除了這些新興的重要策略性產業之外,就被歸類為傳統產業。因此經濟部在2010年,推出所謂的「提升傳統產業競爭方案」。2012年,經建會發佈傳統產業維新策略的研究,把傳統產業區分為傳統的製造業、非知識密集服務業、以及農林漁牧三個領域。可見傳統產業包括了製造業、服務業以及農林漁牧。

談到傳統產業,我們不免要追溯到台灣經濟發展的各個階段。從日據時代到1950年,台灣的經濟是以農業為主;1960年政府設立許多加工出口區,獎勵出口,爭取外匯,全力發展紡織、成衣、製鞋、玩具等種種輕工業;1970年後透過十大建設,我們把輕工業轉型為重工業,主軸包括鋼鐵、石化跟機械業等等;

1980年之後,政府在新竹設立科學園區,開始發展電子、資訊等產業;2000年又推出所謂的兩兆雙星;2010年發展台灣六大新興產業。所以1980年大概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也就是在這之前重要的工業項目,可能就是現在所謂的傳統產業。

雖然經濟部跟經建會都用傳統產業的名稱,但是我們認為,因應未來的潮流,以及台灣產業的發展趨勢,可能把傳統產業改稱為基礎產業,更為恰當。

我們這一季要探討的主題基礎產業,因為項目繁多,只能聚焦在五項產業,包括金屬、紡織、農業、石化、以及機械產業,以下我就針對這五個行業跟各位做簡單的分析。

 

1. 金屬產業概論

首先要談到金屬產業。金屬產業包括直接跟間接兩個產業別,直接的產業包括基本金屬業及金屬製品業,而間接的產業則包括了運輸、機械設備、電子、電腦、光電、醫療、建築等等。我們要聚焦的是直接產業。其中的基本金屬業,就是透過一次加工,製造成金屬的板片、條、棒、管、線等素材;而金屬製品業,則是透過鑄造、鍛造、沖壓、表面處理、以及粉末冶金等二次加工,製造出各種金屬製品。

台灣在2011年,整個金屬產業的產值達到台幣2.55兆元,員工人數超過31萬,占整個製造業的14%。談到基本金屬業,我們不禁要追溯到1971年的十大建設,政府設立了一貫作業的大煉鋼廠,也就是中鋼。中鋼在去年的總產量已經超過1500萬噸。同時,我們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產業,可能大家還記得就是我們的拆船業。在1969年到1988年,20年之間,台灣的拆船業盛況空前,我們被稱為世界拆船王國。1975年我們拆船的噸數84萬噸,到了1976年,只隔了一年,拆船的噸數卻達到204萬噸,許多的廢鋼船板,都用來做電爐煉鋼的原材料。

除了基本金屬業之外,就是金屬製品。我們金屬製品的產業,在世界上舉足輕重。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們的螺絲、螺帽,小小的零件,出口量一年達到1400億台幣,世界排名第二。我們的手工具一年出產700億,世界排名第二。我們的模具一年580億,世界第六。甚至我們的高爾夫用具,一年也產出107億,占世界第三。整個金屬產業在1997年產值超過一兆元,到了2006年,不到十年之間,又倍增到兩兆元以上。2009年之後,我們的金屬產業開始進行結構的調整,往高附加價值發展,特別是在醫療、航太與特殊的金屬等方面。

 

2. 紡織業的歷史與轉型

接下來探討的是紡織業。談到紡織業,有所謂的上、中、下游,上游指的是天然與石化的纖維,天然纖維包括了棉、麻、毛、蠶絲,而石化纖維主要指的是人造纖維;中游包括了紡紗、織布與染整;而下游指的是成衣業。

我們的紡織業產能逐年下降,譬如以1999年而言,出口產值是142億美金,但是2008年就降到了109億,2012年又降到103億。雖然出口值下降,產值卻是起起伏伏。2004年紡織業,也就是紡紗、人纖和成衣的總產值有5500億台幣,2009年降到3700億,可是2013年拜ECFA之賜,許多紡織業又回流,產值又達到了4400億。

未來紡織業的發展,可能要朝結構的調整,也就是用在一般衣著類的比例要逐年下降,2004年這部分占了63%,到2012年已經降到50%以下。而產業用的紡織品要逐年提升,我們也的確做出了成績,從2004年的25%,逐年升到2012年的40%。

另外在布料方面,要特別往機能性的布料發展。所謂機能性的布料,指的是舒適、安全以及特殊的用途。舒適包括保溫、透氣的布料,安全指的是耐燃、抗菌、防紫外線、防靜電,而特殊的用途包括高張力的彈性布料或防彈的布料等。其實國內重量級的紡織業,包括南亞、台塑、遠東都已經在1998年開始進行轉型,甚至把紡織品應用到光電與生醫的用途。全世界知名的品牌,有七成的機能性布料來自台灣。未來的紡織業,會走向少量多樣、電腦化與自動化生產,並進行全球的運籌,整合上下游,甚至結合互聯網,建立完整的供應鏈來掌握消費者。

 

3. 農林漁牧的歷史回顧

接著要談的是農業,農業的GDP在1950年代占了全台灣的30%,2007年已經降到1.45%,當然加上其他相關的產業還有10%之多。從事農業的人口比例,在1960年之前超過50%,但是2007年已經降到5%。整個台灣農產品的產值,在過去20年,一直都維持在3800億左右。

台灣的農業發展有長期的歷史,特別在日據時代,有長足的進步。我們要特別提到三個人,一個是八田與一,他建造了「桃園大圳」與「嘉南大圳」,嘉南大圳灌溉了15萬公頃,所以他被稱為嘉南大圳之父。另一個是磯永吉教授,他在1925年把在來米改良為蓬萊米。二戰結束之後磯永吉一直留在台大,繼續擔任教職,直到1957年退休,台大農學院還保留了磯永吉的小屋紀念他。他被稱為台灣的「蓬萊米之父」。

另外一個值得提的是新渡戶稻造。他在1901年被任命為總督府的殖產局局長兼糖業局長,推廣甘蔗的種植,製造砂糖,被稱為台灣的「砂糖之父」。新渡戶稻造後來回到日本,擔任日本第一高等學校的校長,而且創立了東京女子大學。他不僅是一個農學家,也是教育家,更是一個政治家。從1984年到2004年,他是日幣五千元幣面的人物。他出版了幾本重量級的書,包括《武士道》與《修養》,我也讀過他的《修養》,充滿了儒家的思想,值得推薦給大家。

除了稻米之外,台灣許多的農產品都在世界舉足輕重,譬如1950年到1960年,台灣的砂糖產量極大,是全世界第三名的出口國。在1967年,日本九成以上的香蕉來自台灣。1970年代,我們是洋菇與蘆筍最大的外銷國家。1980年後,畜牧業與漁業反而占了農業總產值的50%以上,譬如說在1991年,我們的鰻魚外銷日本達到每年5.6億美金,占日本消費的5成以上。1987年我們的草蝦外銷,創造了4億7千萬的美金,是農產品外銷第一名,也占了整個台灣養殖業的32%。近年來又全力發展蝴蝶蘭、石斑等,已經變成蝴蝶蘭王國、石斑王國。

所以追溯過去台灣農業的發展,1970年代強調的是農業、農民與農村,1990年代之後是生產、生活與生態,未來要談的是健康、效率與永續經營,特別兼顧國土的保安、環境的綠化、國民生活的休憩以及社會的安定。2009年行政院推出六大新興產業,其中的精緻農業是重要的一項。精緻農業的健康卓越方案,特別強調健康農業、卓越農業與樂活農業。

但是台灣的農業發展也有兩個重大的錯誤政策。一個是休耕,而且採取補貼,造成我們糧食的自給率少於30%,低於日本的40%。第二個是1999年施行所謂的農發條例,農地允許蓋農舍,造成大面積耕地的減少以及家庭排放廢水,污染了農田,值得檢討。

 

4. 石油化學工業的地位與影響

接著要談石油化學工業。大家知道石化工業是從原油與天然氣,經過蒸餾得到輕油,再進行裂解或重組,得到基本的原料:乙烯、丙烯、苯、甲苯,這就是上游的產業。然後把這些原料經過加工,得到的石油化學品包括苯乙烯、酚,或者是高分子的化學品,主要是塑膠、橡膠、樹脂與人造纖維的原料,這算是中游的產業。把這些石油化學品與高分子化學品再製造成產品,這就是下游的產業,也就是製造各種塑膠、橡膠製品及人造纖維紡織品,甚至利用在半導體、面板、運輸等。

台灣的石化工業上游與中游的總產值已經超過兩兆,如果再加上下游的產業會占整體製造業的30%,總值超過三兆元。談到石化的產業,除了中油之外,另外一個是台塑,台塑在1953年設立了第一座PVC廠。1968年,中油在高雄的楠梓設置了第一座輕油裂解廠,同時台聚也設置了第一座氯乙烯工廠。

一輕之後,接著又在楠梓和林園建立二輕與三輕,1984年又建立了四輕,五輕也在1990年完工。除了一輕到五輕之外,台塑也在雲林的麥寮設立了六輕,從1994年動工,前後四期總共投資了6500億。所以台灣的石化工業主要仰賴一輕到六輕。後來在台南規劃的七輕,以及國光石化在彰化大城鄉規劃的八輕,都因為環評的關係而終止。整體而言,台灣的石化工業非常的蓬勃,但是到了1988年,因為環保運動的興起,許多下游產業紛紛外移。1995年之後,很多發展都受到了阻礙,二輕在2006年拆除,而五輕1990年完工之後,也承諾25年之後要遷廠,也就是發生在最近,2015年高雄楠梓的五輕遷廠。

展望未來,我們可以預期中油與台塑雙石化的體系,還是我們石化生產的火車頭。但是,未來一定要往高質化與關鍵性化學品、高級塑膠、橡膠發展,而且要進行全球布局。

2014年7月31日,高雄地下石化管線發生氣爆,造成32人死亡,300多人受傷,對石化工業的發展打擊很大。所以未來的永續經營,除了要強調製程和污染防治設備、技術的改善之外,特別要注重環保、節能以及減碳。但是我們的政策也要縝密的考量,不要因為上游產業的出走,而造成整個石化工業產業鏈的外移。

 

5. 機械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最後要談到機械產業。機械工業包含廣義的工業與狹義的工業,廣義的工業包括一般的機械業,還有電器機械、運輸工具、精密儀器設備、還有金屬製品等。狹義的機械業就是所謂的一般機械,包括工具機、產業機械、通用機械、動力機械。工具機就是車床、銑床、鑽床以及CNC工具機等。而產業的機械,主要用在生產,譬如用在紡織、用在包裝、用在塑膠、橡膠的製造,甚至包括食品的製造。而通用機械則是用在事務機、壓縮機、風扇馬達、幫浦。動力機械則有引擎、渦輪機、鍋輪機、內燃機等。

台灣從民國40年到70年,這30年間主要的機械工業,是在農用與家用的器具上面,包括碾米機、食品加工機、木工機械以及縫紉機等。到了70年之後,開始列為策略性的工業,全力發展像紡織機械等,每年的年成長率達到14%以上。民國80年之後,開始聚焦在生產用的機械與設備,譬如精密工具機、半導體的製程設備、污染防治的設備,還有關鍵零組件,甚至醫療保健器材等。這時候的年成長率也達到7%。

民國90年之後,配合產業的升級,發展高科技產業的機械設備,包括了ICT、機器人,還有各種複合化的工具機,甚至製造業和服務業也需要互相結合。民國100年之後,我們又開始把ICT的技術引進,與軟體、網路結合,強調服務。

在台灣,機械工業雖然具有競爭的優勢,但是也有我們的弱點,包括研發經費投入不足,關鍵的零組件要仰賴進口,國產的設備以及關鍵零組件的品質不穩定等。我們的企業規模不大,常常是以中小企業為主。我們的附加價值不高,舉例而言,台中精密機械的聚落,從神岡到南投方圓60公里,已經讓台灣變成全世界第四大的工具機輸出國,在2010年整機的輸出超過1000億台幣,但是平均工具機的單價只有兩百萬,附加價值率低於25%。反觀日本和德國,平均每機是800萬元,附加價值率達到45%。所以將來我們的機械產業,一定要強調關鍵零組件的研發,提升精度與穩定度,特別是如何跟工業4.0結合,進行所謂的智慧製造、建立智慧工廠,都是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

 

6. 結語

以上是我針對五項重要的基礎產業,做簡單的分析與整理。要發展基礎產業,我們也看到幾個方向:第一,科技產業與基礎產業的界限逐漸模糊,基礎產業的發展必須強調跨域整合,與ICT優勢產業結合,利用物聯網、電子商務、雲端科技、金融科技以及工業4.0,進行轉型與升級。其次,基礎產業也面臨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必須考慮加入區域經濟整合,提振出口,除了跟大陸的ECFA以及在進行的貨貿談判之外,也要加入TPP(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及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以上的方向,對基礎產業的發展都有非常大的幫助。當然,基礎產業的發展也一定要兼顧環保、節能與減碳的趨勢。這些重點,我們在這一季都會深入探討。

今天的節目就進行到這裡,下個禮拜我們將為各位邀請到高雄金屬中心的伏和中執行長,跟大家探討金屬產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發展趨勢。《台灣的明天‧明天的台灣》,我們下週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