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扶助,又稱司法援助、法律救助、法律援助、司法保護。依據最新「最新法律扶助國際指南」,其定義為「於特定的司法管轄區,在符合公益的情況下,由政府資源為無力負擔之人提供的法律服務」。

「法律扶助」或許不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議題,但卻真實的發生在我們身邊,如果我們深入探討,為什麼會需要法律扶助?扶助的項目是什麼?扶助的對象是誰?又該由誰來扶助?甚至是費用如何負擔?這些問題恐怕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說明白。因此有一群人,他們為了所需要的家庭、民眾、族群願意站出來,成為一個法律扶助的資源平台,協助所需民眾在看似沒有出路的困境中找到一條出路。

法律扶助基金會新竹分會會長─陳恩民律師,本人看起來溫文謙遜,與犀利幹練的律師形象反差。陳恩民律師在大學時期是攻讀「社工」專業,後來才轉攻法律,但是他說,這兩種專業有一個同樣也最根本的特質,就是「幫助人解決問題」。

陳恩民律師說,「律師」一職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一個很無情的職業,好像就是要讓對手百口莫辯,沒錯這也是律師其中一項工作項目,但其實律師的責任還有很多面向,除了在法庭上辯護,他們還會處理家事、協助清除債務、或是到政府監察小組成為招集人等等很多服務內容。

也之所以法扶會就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平台,這個公益平台提供人民一個很便捷的諮詢管道,任何法律問題,例如家事、債務,甚至是勞工、外籍勞工等問題都可以在法扶會獲得免費的諮詢,再者,按照申請程序進行申請,也提供特定條件的所需民眾免費辯護、陪同上法院的服務。

這位年輕有為的律師,在法扶會中有著很重要的責任,他從剛從事律師這個職業時根據每個法條就事論事的態度,漸漸地,找到這個職業真正的價值和意義,也從當中學會更多傾聽和同理,用耐心和專業還協助客戶解決問題。

MENTOR經驗學:

律師權益維護暨申訴處理委員會 主任委員 / 魏早炳律師

魏早炳律師是一位台灣非常資深的律師,擔任律師一職有數十年的經驗,從他的角度來看他剛當上律師的那個年代,他說,以前的律師比例較少,每位律師的案件來源很多元,但即使如此他們也很願意為人民服務,不論是深夜、假日、甚至過年,都會應客戶需求解決的他們的問題。魏早炳律師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堅持為有需要的人民服務,他擔任法扶會苗栗分會會長期間也積極推動為低收入戶、弱勢族群等免費諮詢與辯護。

法律扶助基金會新竹分會會長陳恩民律師